第二十三章 萬世鎮妖(第1/2 頁)
無論對方誤會了什麼,是覺得他僅僅只是入世歷劫,讓高高在上的仙儲存一絲人性的工具,還是透過別樣的道途來印證己身的化身,這都不是好現象。
這隻代表一件事,他從今以後在飛鴻山乃至整個海弘域,都無法真正立足了,金闕宮的發展也必須主動去限制。
從今以後,任何事關飛鴻山根本利益的事,他都要回避。
畢竟大家已經挑明身份了,雖然按理說自己不應該知道自己的身份。
這就有點微妙了,必須在讓他們以為自己不知道前因後果,從而做事理應無所顧忌的前提下恪守底線。
畢竟尋常修士再被飛鴻山重視之後,除了必然會有的猜忌,內心的膨脹也是不可避免的,行事作風必然會有變化。
不說多的,金闕宮的擴張得提上日程了。
但怎麼搞,才能既擴張勢力,又不會越過無形的底線,這很難把量。
越線之後會發生什麼他不想知道,最大的可能就是飛鴻仙要和他背後並不存在的仙見上一見,那樣可就不止報廢一具化身了。
一尊仙的誤會到底能導致什麼後果,李長思不願意去嘗試,沒有人想要和一尊散仙去競爭,除非他同樣是仙。
這個感覺很不好,如果他真的是對方誤會的“仙”,大可以直接在海弘域任何一方劃個地界,供自己修行,可惜他不是。
高階修士很少會拒絕同等層次修士的請求,哪怕划走一半地盤這種看起來匪夷所思的請求。
只要道途上可以互相印證,旁物都不重要。
當然,這一切都建立在利益沒用衝突的前提下,秘境是修士最重視的資源,何況天地這個大秘境。
想要交換,代價是慘痛的。
所以如果只停留在紙面上,青天域和海弘域,正道和魔道,海族和人族,都是可以交流的。
但修士畢竟是人修成的,所以絕對的理性並不存在,所以正魔大戰不可避免,所以海族和人族在都有仙的前提下還要死戰,所以兩域必有一戰。
而這一切,都因為一個誤會而發生了轉變,這讓李長思很惱火,但他無可奈何。
即定的程式沒有變,李長思依舊選擇了全力輔佐方行一舉辦交易會,並順利獲得了不少的玄陰氣,算是彌補了一點損失。
不過方行一說的好戲還沒有上演,李長思很希望這個過程可以長一點,讓他能有充足的時間去安排金闕宮今後的事。
如何才能既恪守規矩,又給自己帶來應有的助益。
同時要展現出對未來發展的野望,畢竟他還是一個前途無量的元嬰真人,太沉寂了可不好,展望的又不能太過,這種兩頭堵的局面很值得研究。
在耐心等待方行一所說變化的時候,他也注意到了一件事。
佈陣的修士更多了,三十七位真人在交易會結束後已經發展為近千位真人,所成之陣卻成了守勢。
“方道友,如此大張旗鼓?”
李長思本來是以為飛鴻山打算藉此示威,順便殲滅來搗亂的海族而已,但現在的情況似乎不像是這樣簡單。
“怕個什麼,瞻前顧後難成大事。”
.....
一道人影在緩緩向前走著,腳步很慢,卻一步千百里,縮地成寸的術法渾然天成,全無半分違和感,宛若神通。
遠方,一座高塔矗立在天邊,傳說中那裡封印著難以數計的妖。
或者說是斬殺無量量妖邪後,天地生成的特殊的妖邪煞氣,它們無法被剪除,對修行者危害極大。
這些煞氣只能靠著時間去消磨,不知多少年才能將其磨滅乾淨,那裡也是人影的目標之一。
“你認得我?”李長思疑惑的看著千里相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