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打電話(第1/5 頁)
今年的春節對於尚昊一家人來說格外特別,他們決定前往奶奶家共度這個重要的節日。就在昨天下午,大姨突然給媽媽打來了電話,關切地詢問道:“妹妹呀,你這會兒在忙啥呢?有沒有吃晚飯啦?打算啥時候回家呀?”媽媽一邊熟練地包著餃子,一邊笑著回答大姨:“姐,我這會正跟咱媽還有大嫂一塊包餃子呢!至於回家的時間嘛,目前還沒定下來,也不太清楚具體啥時候能回。不過我初八就要上班了,所以應該不會太晚回去的。”
媽媽掛掉大姨的電話後,又想起前幾天給姥姥姥爺買的鞋子。於是她趕忙開啟手機檢視快遞記錄,驚喜地發現鞋子已經送達目的地。可是姥爺好像還沒有把快遞取回家呢。媽媽趕緊撥通了姥爺的電話,提醒他別忘了去拿快遞。姥爺接到電話後問道:“閨女啊,那你到底啥時候能回家來看看我們老兩口啊?”媽媽耐心地解釋道:“爸,奶奶家這邊初一初二都不走親戚的,得等到初三才出去拜年走動。初四的時候我們就準備動身往回趕啦,但這次不會直接回淮南哦,我們還計劃順道去趟九華山。您還記得吧,去年咱們去過一次,按照習俗得連著去三年才行吶。”姥爺聽後表示理解地點點頭說道:“行嘞,知道你們的情況就行。要是實在沒時間回來就算啦,以後有空了再回來也是一樣的。只是你們在外頭可得多注意安全喲!”
“知道了!”我興奮地喊道。然後轉過頭去詢問爸爸媽媽:“陝西有啥特別的東西呀?”媽媽看了一眼爸爸,開口說道:“寶貝兒,咱們來問問你爸吧,他可能比較清楚哦。”於是我又把目光投向了爸爸。
爸爸稍微思考了一下,回答道:“幹嘛非要帶特產回去啊?有時間直接回來不就行了嘛。”聽到這話,媽媽可不樂意了,她連忙反駁道:“哎呀,老公,這可不行!我的那些同事、咱們的鄰居,還有家裡人可都知道我今年跑到陝西來了。要是我就這樣空著手回去,那多不好意思呀!所以必須得買點禮物帶回去才像話嘛。”
爸爸聽後點了點頭,表示贊同:“嗯,也是這麼個理兒。要說陝西咸陽武功縣啊,那裡倒是有四樣挺有名的特產。這讓我對這個地方充滿了好奇。
武功的第一個特產是普集燒雞。這燒雞外表金黃油亮,肉質鮮嫩多汁,光是聞著那香味,就讓人垂涎欲滴。每當逢年過節,普集燒雞總是餐桌上的一道佳餚,家人圍坐在一起,品嚐著這美味,歡聲笑語不斷。
第二個特產是倪家大鍋盔。它厚實而有嚼勁,麥香十足。據說這種鍋盔有著悠久的歷史,是當地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無論是直接吃,還是搭配菜餚,倪家大鍋盔都能給人帶來滿足的口感。
旗花面則是武功的第三個特產。那薄如紙的麵條,配上五顏六色的臊子,就像一面飄揚的彩旗,故而得名旗花面。吃一口,麵條爽滑,湯汁酸辣可口,讓人回味無窮。
最後一個特產是武功鎮餄餎。這是一種用蕎麵製作而成的美食,口感筋道,再加上特製的調料,那味道簡直絕了。
爸爸和媽媽的描述讓我對武功縣的這四個特產充滿了期待。我想,有機會一定要親自品嚐這些地道的美食,感受那裡獨特的風情。
媽媽好奇地問爸爸:“不是說陝西有八大怪嗎?這八大怪和陝西特產還不一樣啊?”爸爸放下手中的碗筷,微笑著回答媽媽的問題。
陝西八大怪,那可是陝西獨特地域文化的生動體現。就說那“麵條像褲帶”,又寬又長的麵條,一根就能裝滿一碗,吃起來勁道十足。還有“鍋盔像鍋蓋”,大大的鍋盔厚實又耐放,帶著濃濃的麥香。“油潑辣子一道菜”,紅紅的辣子被熱油一澆,“呲啦”一聲,香氣四溢,無論是夾饃還是拌麵,都讓人食慾大增。“碗盆難分開”,那大碗大碗的美食,盡顯陝西人的豪爽。“帕帕頭上戴”,曾是陝西勞動人民遮陽擋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