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尋村蹤之湯丹鎮姑莊村(第1/7 頁)
彝語姑莊意深遠,水邊村莊風情篇。
地理位置宜人美,古村今貌共歡顏。
1
水邊的足跡
在東川區的深處,湯丹鎮的西北方,大約15公里的蜿蜒山路上,隱藏著一個古老的村莊——姑莊村。這個村莊的名字,如同它的歷史一樣,源遠流長,承載著歲月的沉澱和時光的流轉。群山環抱著姑莊村,層巒疊翠,宛如一幅潑墨山水畫。溪水潺潺,從山澗中流淌而出,清澈見底,為這片土地帶來了生機與活力。這裡沒有城市的喧囂,只有寧靜祥和的氣氛,讓人心生嚮往。
我踏上了這片土地,心中充滿了對姑莊村的期待。這裡的每一寸土地都彷彿在訴說著古老的故事,每一棵樹木都似乎在低語著歷史的秘密。姑莊村,這個名字在東川區流傳已久,它見證了一個又一個時代的變遷,承載了無數村民的喜怒哀樂。
走進姑莊村,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排排錯落有致的房屋,它們依山而建,與自然和諧共存。房屋的牆壁上,爬滿了青苔,顯得古老而滄桑。村口的一棵老槐樹下,村民們三三兩兩地聚在一起,談論著家常,他們的臉上洋溢著樸實無華的笑容。
我沿著村中的小路漫步,腳步聲在靜謐的村莊中迴響。路邊的田野裡,金黃的麥穗隨風搖曳,一片豐收的景象。不遠處,一群孩子在溪邊嬉戲,他們的笑聲清脆悅耳,如同天籟之音。
我走進一戶村民家中,主人熱情地邀請我坐下。他們告訴我,姑莊村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明朝,當時的祖先為了躲避戰亂,遷徙至此,開始了新的生活。村民們世代以農耕為生,勤勞樸實,與自然和諧共生。
我詢問了關於村名的由來,主人解釋道:“姑莊村之所以得名,是因為這裡曾經有一位名叫姑娘的女子,她心地善良,樂於助人,村民們都非常尊敬她。後來,村子就以她的名字命名,以示紀念。”
我聽後,心中不禁對這位姑娘產生了敬意。她雖然已經不在人世,但她的精神卻永遠留在了姑莊村,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村民。
在姑莊村的日子裡,我不僅感受到了這裡的寧靜與祥和,還體會到了村民們對生活的熱愛和對未來的憧憬。他們雖然生活在山區,但他們的心靈卻無比寬廣,他們的生活雖然簡樸,但他們的精神世界卻豐富多彩。
2
歷史的回聲
在村委會的辦公室裡,我懷著對姑莊村歷史的濃厚興趣,遇到了三位年長的村民:水成化、水茂川和蘇建坤。他們的臉上刻滿了歲月的痕跡,但眼中卻閃爍著對家鄉歷史的自豪與熱情。
水成化老人,頭髮花白,但精神矍鑠,他首先開口講述:“姑莊,彝語叫‘姑’,意思是水邊的村莊。這個名字的由來,還得從我們村的歷史說起。”
隨著水成化老人的講述,我彷彿穿越了時空,回到了那個遙遠的年代。他繼續說道:“我們村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這裡一直是彝族和漢族的聚居地。我們的祖先在這裡開墾土地,種植糧食,繁衍生息。”
水茂川接著補充道:“在民國時期,我們村屬於巧家縣,後來又歸屬會澤縣。那時候,村子裡的生活雖然艱苦,但村民們團結一心,共同抵禦外來的侵擾。”
隨著歷史的推移,水茂川的話音中透露出一絲感慨:“新中國成立後,我們村經歷了多次行政區劃的調整。1958年,我們村成為人民公社的一部分,村民們共同勞動,共同生活。1978年,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我們的生活開始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蘇建坤老人,聲音洪亮,他的話語中充滿了對家鄉的熱愛:“我們村的名字雖然簡單,但背後卻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這裡的每一塊石頭,每一片土地,都承載著我們的歷史和記憶。”
他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