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第1/3 頁)
雖然冉家莊村致富了,但是有些人對村委會的工作持懷疑態度,更有些人對村務公開欄不信任,對村幹部進行汙衊,對冉天放匿名“舉報”。
清湖鎮黨委與鎮政府對冉家莊村的事情十分重視,派出聯合調查小組進村進行村務調查。最後沒有查出問題,鎮政府對不實“舉報”做出公正處理,還了村支部和村委公道。
在這次調查之中,聯合調查小組發現冉家莊村務廉潔,財務透明,無“舉報”之事,就是捐款人的隱私沒有公開。
“不公開捐款資訊原因是什麼?”調查工作小組的工作人員問村支書冉天放。
冉天放說:“許多捐款人往往不願意公開自己的個人資訊,因為這可能會給他們帶來不必要的麻煩或壓力。因此,村委會尊重捐款人的意願,不公開他們的個人資訊。
公開捐款資訊也可能引發一些不必要的紛爭。例如,一些捐款者可能會對善款的具體使用情況提出質疑,這可能會導致一些不必要的紛爭和矛盾。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村委會不公開捐款的資訊。
公開捐款資訊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這對於村委會來說可能會分散其工作精力,影響其工作效率。因此,為了更好地完成慈善工作,村委會選擇不公開捐款資訊。”
“你們知道不公開捐款資訊的影響嗎?”工作人員又問。
冉天放說:“知道,村委會不公開捐款資訊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公眾對其的信任度。一些公眾認為,不公開捐款資訊意味著善款可能被濫用或者被挪作他用。這種不信任感可能會導致公眾對村委會的質疑和批評。
另一方面,不公開捐款資訊也可能會影響公眾的捐款積極性。一些公眾可能會認為,如果捐款資訊不公開,那麼他們的捐款就可能被濫用或者被挪作他用,因此不願意捐款。這可能會影響村委會的籌款能力。”
“你們有什麼解決方案?”工作人員再問。
冉天放說:“為了增強公眾的信任度和提高捐款積極性,村委會建立一套透明的捐款使用情況和善款使用情況的公示機制。透過公開捐款資訊和善款使用情況,可以讓公眾瞭解善款的去向和用途,增強公眾對村委會的信任度。
另外,加強監管和審計也是解決不公開捐款資訊問題的有效途徑。加強對村委會的監管和審計工作,確保善款的使用符合捐贈人的意願和慈善機構的規定。這樣可以增強公眾對村委會的信任度,提高其聲譽和形象。
最後,提高公眾意識也是解決不公開捐款資訊問題的重要途徑。加強宣傳和教育,提高公眾對慈善事業的關注度和認識度。這樣可以增強公眾對村委會的信任度和支援度,促進慈善事業的發展和壯大。
村委會對於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個人隱私的資訊以及捐贈人、志願者、受益人、慈善信託的委託人不同意公開的姓名、名稱、住所、通訊方式等資訊,不得公開。因此,村委會在嚴格遵守法律規定的情況下進行資訊公開,不會侵犯捐贈人的隱私。”
調查小組離開冉家莊村,清湖鎮黨委支部嗎書記胡金銓非常高興,按照基層黨組織“五個好”標準,綜合考慮基層黨組織的功能定位、職責任務,黨組織帶頭人、工作思路、工作制度、活動陣地、保障機制、工作業績、群眾評價等七項分類定星指標為冉家莊村評星。
評星標準按照百分制評分方式分別賦予七項指標評分值,總分為100分,90分以上為“五星黨組織”,80~89分為“四星黨組織”,70~79分為“三星黨組織”,60~69為“二星黨組織”,60分以下為“一星黨組織”。
有下列情況之一的基層黨組織,不得評為三星級以上等次黨支部:年度工作完成情況較差,被上級黨委、政府通報批評的;群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