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第1/3 頁)
南山養殖公司佔地面積20公頃,其中牛場牛棚草料棚等建築面積6000平方米,種牛舍400平方米、育肥牛舍600平方米、青貯池1200立方米、糞場500平方米、汙水沉澱池300立方米、磅房40平方米、門衛室30平方米,綠化帶及道路廣場1600平米。
“養牛需要活動場地嗎?”王新軍問請來的郭松。
郭松說:“圈養牛,非常有必要搞個室外活動場。第一個牛它是一種戶外活動的動物,如果在一個圈裡面時間待久了,就會出現牛生病的狀況,其實牛也需要經常活動。
第二個就是經常要給它吃一些野草,因為戶外的野草裡面有中草藥,可以給牛做到一個防病的作用,比如說牛的胃口不好啦!透過戶外的一些中草藥,吃下去之後就會改變它的胃口,可以有效的起到防病的作用。”
“圈養牛場活動場地要多大面積?”王新軍又問
“每一頭牛的牛舍佔地面積約在6平方,這600頭牛的牛舍佔地用平方在3600平方左右,摺合田地約6畝。”郭松說。
“養牛喂草需要多大場地?”王新軍再問。
“需要1200平方米,還有管理用具,飲水,草料存放等,總體下來需要1500到1600平方米的地方才行。”郭松說。
“養牛場場地的規劃和佈局是什麼?”王新軍接著問。
“牛舍建築要根據當地的氣溫變化和牛場生產用途等因素來確定,建牛舍需要因陋就簡,就地取材,經濟實用,還要符合獸醫衛生要求,做到科學合理。有條件的,可以建質量好的、經久耐用的牛舍。牛舍以坐北朝南或朝東南好,要有一定數量和大小的窗戶,以保證太陽光線充足和空氣流通。房頂有一定厚度,隔熱保溫效能好。舍內各種設施的安置應科學合理,以利於肉牛生長。
地基與牆體基深月1米,磚牆厚24厘米,雙坡式牛舍脊高4.5~5.0米,前後簷高2.5~3.0米。牛舍內牆的下部設牆圍,防止水氣滲入牆體,提高牆的堅固性、保溫性。
門高2.0~2.1米,寬2.5~3.0米。門一般設成雙開門,也可設上下翻卷門。封閉式的窗應大一些,窗臺高距地面1.2米為宜。
屋頂最常用的是雙坡式屋頂,這種形式的屋頂可適用於較大跨度的牛舍,可用於各種規模的各類牛群。這種屋頂既經濟,保溫性又好,而且容易施工修建。
牛床一般要求是長2米,寬1.2米。牛床坡度為1.5%,牛槽端位置高。飼槽設在牛床前面,以固定式水泥槽最適用,其上寬0.6~0.8米,底寬0.35~0.4米,呈弧形,楕內緣牛床一側高0.35米,外緣靠走道一側高0.6~0.8米。為操作簡便,節約勞力,應建高通靠道,低槽位的道槽合一式為好。即槽外緣和通道在一個水平面上。
通道和糞尿溝對頭式飼養的雙列牛舍,通寬度應以送料車能透過為原則。若建道槽合一式,道寬以3米為宜,含料槽寬,。糞尿溝寬應以常規鐵鍁正常推行寬度為易,傾斜度1:50~1:100。
黃牛標準化養殖場選址應符合《畜牧法》的要求,不得位於畜牧法明令禁止的區域,土地使用符合相關法律法規和區域內土地使用規劃,生產規模繁育場必須穩定在200頭以上,育肥場要求300頭以上,場區建設應進行科學合理的規劃佈局,按生活區、管理區、生產區、隔離區和糞便處理區等進行佈局。生活區位於主風向的上風處或側風處,在緊鄰大門一側集中佈局,以平房、樓房為佳。檔案記錄完整,兩年內無重大動物疫情發生,不得使用違規和非法使用新增物。
養殖場應有管理區、生產區、隔離區和廢棄物無害化處理區四大功能區,實行分割槽管理。各功能區按照統一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