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第1/3 頁)
三日後,施工隊組建完畢,王英瑞讓陳均祥組織人員挖導流渠,隨後清淤挖基。
導流渠挖好,陳均祥帶人截流,王英瑞對陳均祥說:“陳工,咱們的橋樑屬於上承重式橋,根據容許建築高度的大小和實際需要,橋面可以佈置在橋跨結構的不同位置。其優點是橋面系構造簡單、施工方便,橋跨主要承重結構的寬度可以做得小一些,也可以密排,因而節省墩臺圬工;另外,橋上視野開闊。缺點就是橋面到梁底的建築高度較大。”
“這座75.7米長的橋承重195噸,可以同時承載3000個成年人,施工難度係數大,預計年底才能竣工。”陳均祥說。
“嗯,我的設想就是年底村民們能夠透過大橋幹年集。”王英瑞說。
“施工二隊藉機改造護堤,他們能夠提前完工嗎?”陳均祥問王英瑞。
王英瑞說:“他們一定能夠完工。”
“河堤修完咱們可以在河岸植樹造林,到時候魚翔淺底,楊柳拂風,著力治汙、減排,護岸、清河,進一步擦亮了山清水秀的鮮明底色,碧水青岸不是夢。”陳均祥說。
“是啊,綠水青山,藍天白雲,花鳥為鄰,這應該是大多數人對美好家園的嚮往。”王英瑞說。
“水生態環境治理,不僅僅是‘河裡’,它是一項系統性、綜合性的工作,要從源頭抓起,協調推進。曾經沿河的樹木已變成一片光禿禿,眼前的讓人無法理解。”陳均祥說。
“以後這裡會環境優美,空氣清新,使人煩囂盡落、神情怡然,彷彿置身於清逸悠遠、古樸寧謐的脫俗之境。”王英瑞說。
年關將至,橋樑和護堤工程結束,村委會給工人們發工資,王英瑞對洛玉山說:“村裡的管理人員由我給大家發。”
“英瑞,這樣不好。”洛玉山說。
“這是你們應該得的。”王英瑞說。
“別人的我不管,反正我的我不要。”洛玉山說。
“書記,為什麼?”王英瑞問洛玉山。
洛玉山說:“你能夠為村裡捐建橋樑,我這個書記就能夠捐出那一份不應該得的錢,我不會拿雙份工資。”
“兩委成員也不落後,我們的工資也不要了。”大夥說。
“我是工程總指揮,定下的事情不能更改,如果你們真不要,那麼我再捐出100萬元,加上諸位的工資咱們建設村委會辦公室。”王英瑞說。
“好,我們贊成。”洛玉山說。
“過完年咱們就建設辦公樓和修硬麵路。”王英瑞說。
“我支援你。”洛玉山說。
春節過後,村裡的工程開工,三月三村內硬麵路通車,“五一”前辦公樓竣工,“七一”預備黨員王英瑞以準黨員的身份參加黨的生日聯歡會。
偌大的會議室內,空調開至26度,洛玉山說高興地說:“我做村支書已經7年了,今天才感覺為人民服務是我的追求,希望你們再接再厲,勇往直前,擼起袖子加油幹,爭取把咱們村建設好,不枉我們的青春歲月。”
王天喜說:“學校快要放暑假了,那些教室該修繕了。”
“咱們村小學亟待修繕,但是鎮裡撥不出錢來,看來我們只能自己想辦法。”洛玉山說。
“隨著二胎放開,以後學校肯定要擴容,現在下大力氣修修補補,不如建設一個新的學校,這是做到未雨綢繆。”王英瑞說。
“雖然咱們學校屬於村辦小學,建校時是村裡集資建的,村上集資建的學校不屬於教育局,但該學校的教育業務歸教育局管,建成的學校權屬理應歸村所有。”王天喜說。
“書記,農村學校和村委會的關係是什麼?”王英瑞問洛玉山。
洛玉山說:“農村學校與村委會之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