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趨勢由一系列的高點和低點決定(第2/7 頁)
,並且短期移動平均線向上穿越長期移動平均線時,可能是股價上漲的訊號,有助於識別低點;反之,當股價向下跌破短期移動平均線,並且短期移動平均線向下穿越長期移動平均線時,可能是股價下跌的訊號,有助於識別高點。
3. 形態分析
股價在形成高點和低點的過程中,常常會呈現出一些特定的形態,如頭肩頂、雙頂、頭肩底、雙底等。頭肩頂形態中,中間的高點(頭部)高於兩側的高點(肩部),當股價跌破頸線時,通常確認高點形成;頭肩底形態則相反,中間的低點(頭部)低於兩側的低點(肩部),當股價突破頸線時,通常確認低點形成。雙頂和雙底形態則是由兩個相近的高點或低點組成,突破或跌破相應的支撐或阻力位時,可確認高點或低點。
4. 成交量分析
成交量在高點和低點的識別中也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一般來說,在股價接近高點時,成交量往往會顯著放大,隨後在高點形成後逐漸萎縮;而在股價接近低點時,成交量通常會極度萎縮,然後在低點形成後逐漸放大。
三、趨勢的型別及其與高點和低點的關係
(一)上升趨勢
上升趨勢是指股票價格總體上呈現出不斷上漲的走勢。其特徵包括股價的高點和低點都在不斷抬高,均線系統呈現多頭排列,即短期均線位於長期均線之上。
在上升趨勢中,高點和低點的排列具有明顯的規律性。每一次股價回撥形成的低點都高於前一次的低點,而每一次股價上漲形成的高點也高於前一次的高點。這種有序的排列反映了市場中買方力量佔據主導,推動股價持續上升。
透過具體的股票走勢案例,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上升趨勢中高點和低點的相互作用。例如,某隻股票在經歷了一段時間的底部盤整後,開始逐步上漲。第一次回撥形成的低點為 10 元,隨後股價繼續上漲,達到的高點為 15 元。接著再次回撥,形成的新低點為 12 元,高於前次低點。之後股價再次上揚,突破前高,達到 18 元。在這個過程中,每一次的低點和高點都在不斷上移,推動股價沿著上升趨勢線穩步上升。
(二)下降趨勢
下降趨勢與上升趨勢相反,股票價格總體呈現出持續下跌的態勢。其特點是股價的高點和低點都在不斷降低,均線系統呈空頭排列,即短期均線位於長期均線之下。
在下降趨勢中,高點和低點的分佈呈現出明顯的壓制性。每一次股價反彈形成的高點都低於前一次的高點,而每一次股價下跌形成的低點也低於前一次的低點。這種走勢反映了市場中賣方力量佔據上風,持續打壓股價。
以某隻股票為例,它在達到 30 元的高點後,開始進入下降趨勢。第一次反彈形成的高點為 25 元,隨後股價繼續下跌,形成的低點為 20 元。接著再次反彈,高點僅達到 22 元,低於前次高點。之後股價再次下跌,跌破前低,達到 15 元。在這個過程中,股價不斷創出新低,高點也逐漸降低,呈現出明顯的下降趨勢。
(三)橫盤整理趨勢
橫盤整理趨勢又稱為震盪趨勢,是指股票價格在一個相對狹窄的區間內上下波動,沒有明顯的上漲或下跌方向。
在橫盤趨勢中,高點和低點的變化相對較為無序。股價在一定的價格區間內來回震盪,高點和低點的水平相對接近,形成一個箱體結構。
例如,某隻股票在一段時間內的價格始終在 18 元至 22 元之間波動。當股價接近 22 元時,受到賣盤壓力而回落;當股價接近 18 元時,受到買盤支撐而反彈。在這個橫盤整理期間,投資者需要密切關注股價突破箱體上下沿的情況,以判斷趨勢的可能變化。
四、技術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