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尾聲 自己選的老公,只能寵著唄!(第1/2 頁)
三年後,元月。
“尋常·非遺文化創意園”門口,遊客悠閒自在地往裡走。大門口所懸的“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第二批職工療休養基地”“刺桐市2025年度十大旅遊景區”等金字牌匾,格外引人矚目。
走進文創園裡,一眼便能看見,“歡喜妹”雕像邊的一道靚麗風景。
只見十二位身穿漢服的美麗姑娘,一顰一笑都極富古典美的儀態,正在配合攝影師拍攝宣傳片。
姑娘們的裝扮很特別,從最左一位開始,頭上簪戴的,手裡拿的,分別是梅花、杏花、梨花、牡丹、石榴、蓮花、海棠、桂花、菊花、芙蓉花,山茶花,水仙花……
當然,時令還在元月,除了梅花之外,其他花卉,均為絹花。
遊客們紛紛被這道美麗的風景吸引過來,駐足欣賞。有一直關注非遺文創園公號、微博、抖音號的遊客,一眼便能看出,這些姑娘是非遺文創園招募過來的“十二花神”。
原來,中國古人認為,百花各有其主,各有司花之神。到後來,在歷代墨客騷人的吟賞玩味之下,每月盛開的鮮花,都對應著一位花神,這便逐漸有了“十二花神”之說。
因著以花喻美人的傳統,其中一個版本,最是受人歡迎:一月梅花花神江採萍、二月杏花花神謝道韞、三月梨花花神虢國夫人、四月牡丹花神楊貴妃、五月石榴花神潘夫人、六月蓮花花神西施、七月秋海棠花神秦若蘭、八月桂花花神張麗華、九月菊花花神賈佩蘭、十月芙蓉花神花蕊夫人、十一月山茶花花神袁寶兒、十二月水仙花神甄夫人。
去年秋,顧小喜一邊帶著蹣跚學步的女兒,一邊做“十二花神薦非遺”的創意策劃案。
到了年底時,非遺文創園正式啟動“十二花神薦非遺”的活動,開始向全社會招募“花神”。
經過三輪選拔,“十二花神”在春節期間出爐,在本年度裡,她們將會甄選一些非遺專案,在非遺文創園裡做直播推廣。
這些年,帶貨經濟火爆出圈,每每創下極高的銷售業績,備受矚目。非遺文創園,自然也不得不重視“線上+線下”的運營模式。
攝影師身後,顧小喜抱著女兒桐桐,正饒有興味地看“十二花神”拍攝宣傳影片。
忽然間,桐桐指著“十二花神”,口裡咿咿呀呀,似乎說了“花花”二字。顧小喜以為自己聽錯了,笑著讓她再說一次,閨女只咯咯地笑,卻不肯再說。
正在此時,一雙溫暖的手,攀上顧小喜和桐桐的胳膊,聲音略有幾分磁沉。
“哎呀,桐桐剛剛說話了啊,快說給爸爸聽一聽。”
大概是歲月砥礪,也許是工作忙碌,比起幾年前來,沐川的聲音不再如少年般清朗,而多了幾分成熟的味道。
用李聰的話來說,到底是做爸爸的人了,成熟穩重一些才好。
其實,李聰有所不知,人前人後,沐川的確不如以往跳脫,但他在妻女跟前,仍然跟以往一樣,愛說愛笑愛鬧。
突然看見爸爸,桐桐喜笑顏開,伸長了手臂非得要沐川抱她不可。沐川也把她摟進懷裡,揉著她小腦袋,對她循循善誘,說了一通花神姐姐好漂亮的話。
顧小喜聽得直翻白眼:“桐桐才多大呀,你非得要她張口說話?還有……”
她似笑非笑:“花神姐姐漂亮,是什麼意思?”
“字面意思啊,”沐川噗嗤一笑,“不然能是什麼意思?”
頓了頓,他眨眨眼:“漂亮就是漂亮,你總不會吃乾醋吧?”
“也沒聽你誇我。”顧小喜撇撇嘴。這幾天,她剛跟陳爽學了一種低馬尾的扎法,還扎著好看的髮帶。誰知道,沐川剛下班回來,沒急著誇她,卻誇起別人來了。
她這麼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