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嗯,這裡是“尋常小味” 4(第1/1 頁)
4
聽得這話,顧長順的話匣子完全被開啟。一人便說了半刻鐘。
時間回到民國七年(1916年),顧兆傑、陳曉梅夫妻,做得一手好糕餅,手頭也還寬裕,便開起了一家名為“尋常小味”的糖鋪。後來,生意越做越大,又開起了多家分號。
到了五十年代,顧兆傑把總店遷到三公巷一帶,沒幾年便得到國家撥款擴建,又吸納了一些華僑投資,引入科學技術提升傳統工藝,這才把糖鋪易名為糖廠,就此蜚聲中外,一度成為老刺桐人的兒時記憶。
只可惜,到了九十年代,趕上“退而進三”的政策,商業、服務業如雨後春筍般湧出,“尋常小味”的效益日漸萎縮,曾因資金週轉不靈,而導致延發工資,兩度裁員。到最後,竟瀕於破產。
一番周折之後,“尋常小味”總算是保住了,留下了兩條生產線。這就意味著,糖廠五分之四的廠房被閒置。多年來,這批廠房也沒被挪作他用,就安安靜靜地伏在那裡,與還在生產糕餅的“兄弟們”相互守望。
“這個糖廠,就像是我們自己的家,能做到幾時算幾時。”
不知何時,顧長慶走了過來,感概不已。先前,他一直跟在康捷、趙興身邊,此時聽得老哥講廠史,這才緩緩踱過來。
沐川忙寬慰道:“顧叔您放心,糖廠一定能活下來。雖然現在滿大街都是做糕餅的,但能真正把閩派甜食做成品牌的,也沒有幾家。”
顧長慶已聽哥哥說過沐川、趙興的來歷,此時便忍不住問:“小沐是在瑞華資本上班吶?要不,您給分析分析,能不能往我們糖廠投點錢?”
沐川笑道:“一個投資專案,要經過很多道手續,盡調、背調都很繁瑣。我現在也拿不了主意。如果有機會,我會幫顧叔想辦法的。”
回民宿的路上,顧小喜偷拉了沐川的袖口,讓他走得慢些。
說起今日之事,顧小喜頗有些難為情,小聲對沐川說:“糖廠是我們顧家傳承三代的產業,我爸、我叔都捨不得丟下。他們今天說的話,你別放在心上。”
沐川微微一愕:“為什麼不能放在心上?”
“不瞞你說,我叔每年都要拉人來考察,做投資,但人家一看,這廠房啊,那叫一個‘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誰肯跟你做啊?人家又不傻。”
這番吐槽,聽得沐川捂嘴偷笑。
顧小喜便頂頂他胳膊,認真地說:“我沒開玩笑,真是這樣。”
嘆了口氣,她又說:“我能理解,他們捨不得這個廠,猶如捨不得這條老巷。不過,人太執著不見得是什麼好事。當初,我哥本來想去美院,結果我爸非得讓他去學制糖工程。他快畢業了,可我很擔心他學無用武之地。”
“你哥就……順從了?不能吧?”沐川一副難以置信的表情。
“我哥從小就聽話。”憶起過往,顧小喜眉頭輕蹙,“不像我,過了很長的一段叛逆期。”
本以為沐川會揶揄她幾句,但他卻斂了笑意,說:“叛逆這個詞,就沒什麼道理。你小的時候,不順父母的意,會被說成是‘叛逆’。到現在,你爸、你叔的固執,在你看來,不也是一種叛逆?”
顧小喜明顯被這話觸動了,佇在原地神思恍惚,唇間飄出幾個字來:“那人生該是什麼樣子?”
“從心而欲的樣子。”他說,篤定且溫柔。
沐川抬頭望了望大煙囪,心裡升騰起一個想法,但他還需深思熟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