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查詢線索(第2/2 頁)
鋪老闆不可能認識,還是那句兔子不吃窩邊草。
如此一來,如果他不能從後門正大光明離開,反而使用廁所小窗逃跑,那就平白引人注意了。
再怎麼的,自己店裡失蹤了人,店老闆就算不報案,一旦發生了命案,被執法者問起來的時候,肯定會想到並說出來的。
這樣做,絕對不符合對方謹慎的性格。
三家開了後門的店鋪,秦文雪先是去後門外看看。
由於這是小街,類似於城中村一樣的存在,這種後門的背後,已經是屬於村子型別的存在。
那個被害人,其實也住在這種村子裡面。
她沒有走後門抄近道,而是沿著小街的大道走,這可能是源自於女性晚上的警惕性。
只是就算如此,還是被害了。
三處後門外面的景象,經過秦文雪一番觀察判斷,準備推測如果兇手要進入或者離開,會選擇哪個門。
這個被害人,已經死亡半個多月了。
哪怕兇手留下痕跡,也已經不可能找到了。
其實這種後門,就是開給城中村的那些人,抄近路來買東西的。
因此,平時人來人往,即便不多也不是沒有。
正因為如此,對於從後門來去的人,老闆肯定不會特別注意,打聽也是沒有用的。
像這種城中村,每天都有新進來的打工人,也有一部分人離開。
就算老闆看到不面熟的,也不會有什麼警惕心。
因此,秦文雪沒有和老闆打聽。
用腳趾頭想都知道,老闆不可能注意到。
哪怕當時有注意,那麼長的時間過來,也早就記憶混淆了。
要是有老闆真的說出來什麼,反而可能干擾秦文雪自己的判斷。
這種類似陳年舊案的案件,不像才發生的案子,很多線索都會掩埋在時間之中,根本就無從查詢。
兇手就真的是,從那三個門的其中一個,進入和離開的嗎?
這還真不好說,甚至可能不是!
還是那句話,人家本市執法者,也不是吃素的。
人家也不相信,兇手會憑空消失,三道後門也被本市的執法者找出來過。
腦子裡回憶了一下,那三個老闆的口供,基本都是屬於毫無線索。
哪怕兇手真的是走的那三個門,按照兇手的警惕性,也可能從這個門進入,從那個門離開。
也就是從這個店進入,從那個店離開。
甚至因為提前踩過點,什麼都清楚。
早上從某個店進來,做了案之後從另一個店離開。
一天到晚,像這種靠近城中村的小街,人流量其實並不小,當天的事情,老闆都可能會記憶混淆,什麼都說不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