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心慌(第1/2 頁)
潘修禮下得車來,再次踏上了濟南的土地。
只是這次不再是出差路過或者是探親,而是實實在在地回來了。
以前,工作的地點多是濟南以外的,如今,沒了工作的他還是要回到濟南來。
這就好比遊子,遊得再遠,終歸是要回歸的。
三年前,潘修禮意氣風發,乘坐飛機飛往長沙。
三年後,他乘坐著綠皮硬臥車,一臉茫然地回到濟南。
一切都是一個輪迴,一個諷刺,一個不想揭開的傷疤。
潘修禮沒有想好接下來幹什麼,於是他重新買了報紙,想看看有什麼招聘資訊。
多年不找工作,報紙上能有的招聘資訊也並不多。
他轉而登入了招聘網站,搜尋與大區經理有關的招聘資訊。
篩選了一圈,也沒有合適的建材類工作。只有一個做餐飲招商的能夠符合基本要求。
潘修禮按照地址來到了招聘單位。
這是一家餐飲公司,開發出了一個套餐模式,用來招商,希望以複製的模式快速拓展市場,收攏資金。
這個套路對潘修禮來說很熟悉,跟建材一個套路,無非就是產品從建材換成了餐飲。
他們缺一個招商經理,或者說招商總監,來管理一群人去招商。負責招聘的人事姓賀,她催促著潘修禮把他們公司制式的應聘登記表填一下,她好拿給總經理看。
在賀人事看來,潘修禮非常適合做這個招商總監,單是這三年的大區經理經驗就不是蓋的。
潘修禮一邊填寫登記表一邊想,自己都三十二歲了,還要填這些表格,還要找工作,老話說“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自己不能一直在工作上飄忽不定,今天干這個行業,明天干那個行業,那樣是掙不到錢的。再說,潘修禮自己也總結過經驗,不能再做自己不熟悉的行業,換行窮三年的俗話是不會騙人的。
他的心越來越亂,筆下那長長的表格也確實讓他不願意再寫下去,索性丟了筆,不再應聘了。
賀人事見狀,以為他填好了表,趕緊過來收表。
潘修禮說自己不適合幹餐飲,還是不應聘了。
賀人事則堅持說,來到來了,不妨見見老總,聊聊再走。
潘修禮搖搖頭,拒絕了她的好意,徑直出了這家公司。
賀人事見潘修禮去意已決,也只得放行。
冬日裡的陽光分外讓人喜愛,它不僅帶來了暖和熱,還帶來了希望。
可在這樣的暖熱中,潘修禮卻沒能體會到希望在哪裡。
潘修禮又到其他地方看了下拎包業務,覺得跨地區操作拎包難度太大。於是,他在濟南開展拎包業務。
只是濟南大多數樓盤已經被經銷商做了,他能做的也只有偏遠地區的樓盤了。
潘修禮相中了一座東部樓盤,這裡前期已經有現成的樓棟了,這座樓盤屬於二期。
確定上樣產品、銷售、安排工人、解決後勤,每一樣都是潘修禮來做,每一樣也都在認真地做。
潘修禮還在做自己的業務之時,又出現了一件不得不讓他花費精力去做的事:買房。
潘修禮現在住的房子是租的,房東卻在這個春天說房子要賣掉,讓他再尋找其他的房子住。
一番找尋下來,並沒有太合適的房子,而且米米也面臨著上學的問題。
何不把房子買下來呢?
潘修禮與劉夢一番商量後,決定買下房子。
房子總價一百萬,首付三十萬,剩下的七十萬貸款。
這個首付確實不少,一下子拿出來確實困難,那就只能去借。
借錢,從來是一個不好開口的事,也是一件容易傷感情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