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棘輪機構 > 第54章 張若蘭謀

第54章 張若蘭謀(第1/3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大明:我每天一個未來快遞,老朱心態崩了!魂穿古代造就一世人皇醒來成了桓侯張翼德想離婚分江山?我過繼朱棣給朱標小馬寶莉:她在秩序彼岸漢末新傳:國賊呂奉先十三皇子穿越三國做將軍從落魄書生到一品富商小馬:編寫之眷龍珠之賽亞人貝吉塔人在奧特,開局獲得地球意志饋贈四合院:胎穿成一大爺的女兒後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爺的了?斬神:諸神代理人,開局定海神針三國大軍溼家大明:老朱假死後,我登基鬨堂大孝被海盜打劫了,最後成了皇帝弒兄殺父,我登上大位關於南朝貴公子是我冒充的這回事

正德十三年春末,濟世堂後院。

夜色漸深,書房裡的燈火依然明亮。張若蘭正在和沈明軒商議改革的下一步策略。桌上攤開著各種奏章、醫案記錄和統計資料,牆上掛著一幅新繪製的京城地圖,上面標註著各個醫館和藥鋪的位置。

"徐家公子的案例確實起了很大作用。"張若蘭指著一份名單,"這幾天已經有十幾位老醫官轉變了態度,願意參與醫改。"

沈明軒點點頭:"是啊,實踐證明比空口說理更有說服力。不過"他略顯擔憂,"現在的問題是,支援改革的多是年輕太醫,而掌握實權的老一輩,大多還在觀望。"

"所以我們需要一個更全面的策略。"張若蘭站起身,走到地圖前,"白衣堂最近的調查顯示,民間對新式醫術的需求其實很大。特別是在疑難雜症和急症方面,中西醫結合的效果已經得到認可。"

她用硃筆在地圖上劃出幾個區域:"這些地方都發生過類似徐公子的危急病例。如果我們能在這裡設立新式醫館"

"我的想法是分三步走。"張若蘭在桌上鋪開一張詳細的計劃書,"第一步,以濟世堂為樣板,在這些區域設立分號。每個分號都配備新式醫具,實行中西醫結合的診療方法。"

思雨端著茶進來,正好聽到這段話:"分號選址我已經做了調查。"她取出一份筆記,"這幾個地方都是人口密集區,而且附近的醫館大多老舊,無法滿足百姓需求。"

"好!"沈明軒讚許地點頭,"那第二步呢?"

"第二步是擴大影響。"張若蘭眼中閃著智慧的光芒,"我們要建立一個醫案交流網路。各分號發現的疑難雜症,都記錄在案,定期交流研討。同時"

她拿出一份名冊:"白衣堂在各地的成員,都可以成為資訊來源。這樣不但能收集各地的特殊病例,還能及時發現疫病傳播的規律。"

"這倒是個好主意。"沈明軒深思道,"最近朝廷正在考慮建立督醫制度,如果我們能提供一個成熟的病情監測網路"

"正是此意。"張若蘭微笑,"第三步就是和朝廷的醫改政策對接。我們在民間的實踐,可以為朝廷提供現成的經驗。"

思雨突然想到什麼:"對了,前天我整理醫案時發現,有些病症在特定時節特別容易發作。如果能把這些規律總結出來"

"很好!"沈明軒眼前一亮,"這正是中醫'天人合一'理念的體現。我們可以把這些規律和西醫的解剖知識結合起來,創立一套新的診斷體系。"

正說著,外面傳來更夫的梆子聲。張若蘭走到窗前,望著夜色中的街道:"不過,這些計劃要實現,還有個大問題要解決。"

"你是說經費吧?"沈明軒明白她的憂慮,"開設分號、購置醫具、培訓醫者,這些都需要大筆銀兩。"

"不止如此。"張若蘭轉身道,"各地醫館和藥鋪都有自己的勢力網路。我們如果大舉擴張,必然會觸動他們的利益。到時候"

"我倒有個主意。"思雨突然開口,"不如我們"

"不如我們聯合各地的藥鋪。"思雨眼睛亮閃閃的,"最近我發現,很多老字號藥鋪的掌櫃都在擔心一件事。"

"什麼事?"沈明軒和張若蘭同時問道。

"西洋藥材正在搶佔市場。"思雨解釋道,"特別是那些貴族富商,越來越偏愛進口藥材。如果我們能幫他們改良製藥工藝,提高藥材品質"

張若蘭眼前一亮:"這倒是個兩全其美的辦法。藥鋪可以保住生意,我們也能獲得經費支援和藥材供應。"

"不止如此。"沈明軒補充道,"很多老字號藥鋪都有自己的秘方,如果能把這些經驗和西醫的理論結合起來"

"對!"思雨拿出一本厚厚的

目錄
死而復生做島主食戟:這個世界有些怪抗戰:擁兵百萬,你叫我師長?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