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頁(第2/3 頁)
揚曲畢,層層疊疊的牡丹髻也梳好了。
牡丹髻是高髻,未著頭飾,微微仰頭,已覺鏡中人雍容華貴,氣質非常。
靈玉從外邊進來,笑吟吟道:&ldo;老遠就聽到姑娘的笛聲了,春日雖薄,春訊卻先入瓊管。&rdo;
穆筠嫻揮退丫鬟,自己動手上妝描畫,她一邊攬鏡畫眉,一邊問道:&ldo;晨起聽見鳥叫了,院裡梨花開了?&rdo;
靈玉笑道:&ldo;開了,如雲似絮,奴婢已經叫丫鬟去摘了,等你回來了,保準給你滿滿的一罐子。&rdo;
穆筠嫻笑眯眯的,給自己化了個淡妝,略掃娥眉,膚白腮紅,一雙桃花眼風流婉轉。頭上四支小點翠金釵,正中間的玉篦後一朵拳頭大的通草牡丹花,旁邊配著杜氏送來的那支鑲寶石蝶戲雙花金簪。
打扮妥帖,穆筠嫻站起來轉了一圈,問幾個丫鬟道:&ldo;這樣好看否?&rdo;
紅玉從靈玉那裡新學了一個詞,雖不大明白什麼意思,卻在看見穆筠嫻這副打扮之下脫口而出:&ldo;好看,國色天香!&rdo;
穆筠嫻點了點紅玉的額頭,歪頭笑道:&ldo;你偏頗我。&rdo;
靈玉上下打量了穆筠嫻道:&ldo;姑娘今日戴這樣大的寶石,難得不讓人偏私於你!&rdo;
主僕正笑鬧著,榮貴堂就來人了,如青催問穆筠嫻好了沒有,杜氏已經收拾妥帖了,叫她過去用了早膳,一起出發。
穆筠嫻提著裙子就去了,靈玉使喚著丫鬟帶上綢布包袱,跟了過去。
在榮貴堂裡吃過早膳,母女兩個又去永壽堂跟老夫人請了安,才一起出門。
長平侯府在澄清坊,和咸宜坊正好相對,說近不近,說遠不遠。坐車去的路上穆筠嫻也沒閒著,拿著一面小銅鏡照來照去。
杜氏劈頭把鏡子奪去,道:&ldo;不用照了,丁點瑕疵都沒有。等會兒到長平侯府的時候,記得要裝出乖乖的樣子,不能甩臉子給人看,知道不?&rdo;
自從老夫人提起乖女要準備說親的事,杜氏還真有些上心著急了,她也知道娶婦娶賢,偏生她家這個‐‐若跟你看對眼了,對你百般好,若是看不上誰,那真是一個好臉色都沒有,誰勸都沒用。
更要命的是,穆筠嫻能看得上的人少之又少,京中貴女圈裡,真正跟她合得來的,也只有惠嬪何敏丹的妹妹何敏青。
何敏青她爹是正四品金吾衛指揮僉事,她母親是填房。
何家前頭夫人只留下一個兒子,現任何夫人又生育了三個孩子,何敏丹是老大,中間一個哥兒,何敏青最小。
雖說何夫人是繼室,何家一家子卻過的很溫馨和睦,惠嬪被養的聰慧沉穩不說,小的這個也耿直活潑,瀟灑大度,天真爛漫。
穆筠嫻撇撇嘴,道:&ldo;娘,我用得著裝得很乖麼?難道我不乖麼?&rdo;
杜氏瞧了她一眼,道:&ldo;你要是把孝順你祖母的態度拿到外人面前來,京城裡哪個敢不說你賢淑?&rdo;
摸了摸鼻子,穆筠嫻心想,在那些虛偽的太太姑娘們面前,她實在做不來溫和順從的樣子,不賢淑就不賢淑了。
說話之間,便到了澄清坊,沒多久就到了長平侯府正門口。
高闊的大門敞開著,賓客來往不絕,門庭若市,長平侯府的管家迎著客人往裡去。
下了馬車,杜氏領著女兒,帶著一眾丫鬟入了正門,管事的還未接過帖子,只看兩人華麗的打扮,後邊跟著的丫鬟都穿的氣度不凡,便已經笑臉相迎。
等收了帖子,看到&ldo;定國公府&rdo;幾個字,熱情更勝,親自將人送進了垂花門,交由一等丫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