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3/4 頁)
都鋪上泥土。將大車對內側的木板放下,黑雲精兵在兩圈之中,車伕在內圈內。”
車隊眾人都知強敵在側,身處險境,動作飛快。不過半個時辰就將一切準備完畢,然後輪流卸甲飲水進食休息。又過了約大半個時辰,才看到亂哄哄的大群流民圍了過來,正在亂哄哄的整隊休息,有的人渴得厲害,還跑到河邊喝水,有的人還被擠入河水中,正是亂作一團。
高寵再高處看的一清二楚,問:“二郎為何不上馬擊賊,趁他們立足不穩。一舉摧破。敵某人數懸殊,吾輩身處絕處又無援兵。等他們穩下來恐怕就麻煩了。”
王啟年笑道:“高兄有所不知,這河岸邊地勢平坦,我等不過步騎兩百餘人,車伕雜役雖有200餘人,但都沒見過鋒矢相接的陣仗,順風仗還好,光天化日之下雙方都看得一清二楚,人數差距太大,如果戰事膠著就難辦了,不如等他們整好隊,這高地雖然不過高出平地30餘尺,但兩面是峭壁一面是河邊,可展開軍勢的不到百步寬,對方一次最多擺出個2…300人,看天色已經下午了,這季節天黑得早,待到他們攻過一次,衝在前面勇悍者肯定傷亡最重,那是他們定然氣奪。那時天色已經昏暗,我等一鼓衝出,對方無法辨明某等虛實,必然敗逃,只此一戰就可讓賊寇喪膽,夜間對方也無法收集逃兵,來日也無法追擊某等。如此豈不更好,高兄以為如何?”
高寵聽了,滿心佩服,說道:“孫子兵法裡面說,未戰先計,某今天總算知道是什麼意思了,拱手而見二郎大才。”
過了半響,高寵看到下面流民方才逐漸齊整起來,分為了三大塊,但卻無人上前,只有五六個甲冑較為齊整的漢子站在在前面來回走動。待他們回到陣中,便有百餘人離開陣營,去砍伐周邊殘存的樹木。
“不好,看來賊寇雖為烏合,亦有知兵之人,快令雜役將剛才挖土收集的茅草捆紮成束,淋上火油待用。”高寵回頭對王啟年說:“二郎,賊寇人手眾多,若只是製作擋箭牌最多半個時辰即可,某等恐怕抵擋不到天黑,這如何是好。”
王啟年也不答話,回頭招來方才那名探子,附耳低語。說了十來句:待到對方點頭表示明白,大聲說:“久聞你在孫儒軍中就以騎射聞名,這事如果成了,回去後在賞你城中一套宅院,某求義父與李叔父說說讓你去黃頭軍中做隊正可好!”黃頭軍乃是楊行密的親兵所在,嫡系中的嫡系,統兵大將正是楊行密的親信大將李神福。
那探子聽了大喜,單膝跪下大聲喊道:“請大人放心,某李銳必不辱命。”高寵正要上前詢問,卻聽到一陣鼓聲,看到流民陣中走出一個在長衫外披著兩當鎧,頭目模樣的人,大聲叫喊:“爾等已處絕地,無路可逃,交出貨物車輛,還可以保住性命,還可以讓爾等帶著防身武器和盤纏離去,否則等下刀兵相見,決不輕饒,爾等不過商隊護衛,何必為了些許錢帛虛擲了自己的性命,那些商人最是重利輕義,不是好人。”
淮南亂 第2章 交鋒
第2章 交鋒
正在此時,突然聽到車隊中一陣喧譁,一匹馬突然從車隊中衝了出來,向土丘下面跑了過去,幾個人追出來幾步又退回去了,只是大聲咒罵。高寵大驚:“不好,馬兒驚了,真是晦氣。”
那馬兒已經向那罵陣的人跑去,那人空白的了個便宜,喜得跳了起來,三步並作兩步跑過來牽馬,待走到馬前,呼得一聲從馬肚子下面翻出一個人來,那流民頭目還不知怎麼回事,便被一把提上了馬背,待要掙扎,後頸一涼,便被刀鋒抵住,就微微作痛,耳中聽道:“要死要活由你。”只好老老實實趴在馬背上。
原來那馬並非空馬,那探子使了個鞍裡藏身,斜掛在馬的側面,草叢之中遠遠從另外一面看去彷彿驚馬一般。李銳飛馬回到營前,一把將那頭目摜在地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