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頁(第2/3 頁)
勳爵所說的,英國人&ldo;把戰略邊界推進到喜馬拉雅山的心臟&rdo;。這種情況的出現,是由於阿姆利則(aristar)條約把古拉伯&iddot;辛格置於英國的宗主權控制之下,而辛格本人又是一個雄心不小的帝國締造者,他在幾年前就已經征服了拉達克(ladakh)小王國。
位於印度河上遊河谷海拔一萬二千多英尺的拉達克,直至十世紀還是西藏的一部分。十世紀時,它從西藏分裂出來,成為一個獨立的王國。到十四世紀,伊斯蘭教征服的浪潮衝到了拉達克,隨即退去,到了十六世紀又回來,這個王國當時便成為莫臥兒(oghul)帝國的藩屬。隨著莫臥兒帝國的衰微,拉達克人再次主張獨立。不過由於他們信奉佛教,又處在拉薩的文化和政治的影響範圍內,因此在沒有強大的征服者足以使它擺脫西藏的情況下,拉達克趨向於重新歸附西藏。所以,在19世紀,認為拉達克是西藏的一部分大體是最妥當的,其地位與西藏高原的河谷地帶中的其他小邦十分相似。它們都對拉薩政府有某種從屬關係。拉薩政府的權力來自達賴喇嘛的超凡的地位,而由喇嘛寺院組織管轄下的、政教合一的體制加以貫徹。西藏當時毫無疑問是在中國控制之下。
但是,一八三四年,古拉伯&iddot;辛格指揮多格拉族人侵入拉達克,使拉達克歸順於自己,從而也成為旁遮普的錫克統治者的藩屬。不僅如此,他們還企圖征服西藏使西藏從效忠於北京變為效忠於拉合爾(lahore)。一八四一年春,多格拉人向前挺進,擊潰了派來阻截他們的西藏軍隊。到夏末,他們佔據了一直到包括蘭嘎錯湖(rakas
tal)和瑪法木錯湖(anasarowar)等聖湖在內的所有地區,使錫克王國同時也控制了一些羊毛產地,很賺錢的開司米羊毛披肩貿易所需的羊毛大部分產自這一地區。印度歷史家們一直把這一戰役作為赫赫武功來頌揚,並且得意揚場地指出,這次戰役是在印度斯坦的天然的高山屏障之外進行的。然而,這位多格拉族的將軍輕率地決定在西藏過冬,以致被困於&ldo;高達一萬二千英尺的冰天雪地之中&rdo;,終於全軍覆沒。接著,西藏人又前往解放拉達克。但在剛要到達列城(leh)的時候,被古拉伯&iddot;辛格的增援部隊所挫敗。由於雙方互有勝負,兩軍的首領在一八四二年十月簽訂了一項實際上是互不侵犯條約。它規定雙方尊重對方的領土,但並沒有規定雙方之間的邊界,而只是提到&ldo;古老的、久已存在的疆界&rdo;。這種不精確的提法對西藏人和多格拉人都是可以接受的。這似乎反映了以下的事實:雖然他們的領域是鄰近的,然而並不是明顯地接連著的;任何一方要派遣遠徵軍進攻另一方,首先要越過山巒重疊的無人地帶。雙方對自己的邊境在哪裡都有一個大致概念,但是,由於雙方的邊境是隔開的,就沒有必要加以明確規定,而且由於雙方對地理的概念都是很粗淺的,大概也就難以明確規定。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