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頁(第2/2 頁)
一向使軍人們擔憂的達旺地區的&ldo;危險楔形地帶&rdo;。麥克馬洪向倫敦解釋說,他的目標是要取得一條有戰略價值的以分水嶺為界的邊界線,從而掌握通往西藏的最短商路;而控制達旺寺就可使這條商道不受西藏當局的勒索和壓迫。邊境談判的細節無案可查(看來麥克馬洪並沒有把全部細節向倫敦報告),所以他究竟怎樣使西藏同意割讓達旺地帶,也無法瞭解。但從以後的事件看來,西藏人當時是認為英國正為他們爭取西藏所要求的中藏邊界並改變西藏同中國關係中所處的地位,而把達旺當作付給英國的代價‐‐西藏人的理解是:如果英國沒有把這樁事搞成,這筆交易就算吹了。但不管怎樣,西藏代表因&ldo;出讓達旺地區&rdo;而受到他的政府的&ldo;嚴厲斥責&rdo;。
由於前兩年曾在部落地區進行了測繪工作,麥克馬洪能夠比較精確地把他的邊界線畫出來。臨開會前,他還在他的地圖上補充了一些細節。西姆拉會議開幕後,貝利(fbailey)上尉完成了一次進入西藏的冒險旅行。他沿著雅魯藏布江河谷往西走,然後又往南,透過一條艱險但是直達的羊腸小道,進入部落地區,回到達旺。半個世紀後,這條羊腸小道在中印邊境戰爭中起了重要的作用。貝利回到加爾各答時,麥克馬洪拍電要他去西姆拉。他到西姆拉後提供了達旺一段的詳細地形,使麥克馬洪畫這條線的西端時更有把握。
這條邊界線是畫在兩張比例為一英寸等於八英里的地圖上。在一九一四年三月二十四和二十五日,麥克馬洪和西藏全權代表的換文中,西藏接受了這條線。換文中並沒有關於這條新邊界的文字描述,也沒有提到根據什麼原則畫出這條線的。所以,麥克馬洪線的走向的唯一權威性根據是最初的地圖,在拉薩和英國都儲存有該圖的副本。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