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頁(第2/3 頁)
曾試圖勸說考爾不要辭職,隨後又給他寫了一封表示慰問的信:
親愛的畢奇:
對你的辭職,我感到遺憾。我曾努力勸你不要這樣,但是既然你堅持要這樣做,我也就無能為力了。導致你辭職的事件是傷心的,我們中間許多人也為此感到苦惱。但是我相信,關於這些事件也不能特別責怪你。有許多人要對這些事件負責,也許這些事件只是由於當時的環境所造成的。
我相信,象你這樣一個精力充沛、有愛國心的人是不應該無所事事,不為國家效勞的。也許,不久你可以找到這類對國家有用的工作。……
你的親摯的
賈&iddot;尼赫魯
根據考爾的敘述,以後尼赫魯又詳細說明瞭信件結尾的那點暗示,告訴考爾,他可能被任命為喜馬偕爾邦的副邦長。顯然新德里曾對考爾的任命可能產生的政治反應,進行了試探;也許印度總理得出結論,認為委派考爾擔任任何職務,即使是這類的閒職,也會引起強烈的反對。無論如何,這個念頭還是放棄了。但是在尼赫魯的授意下,一個叫作特賈(teja)博士的後來聘用了考爾。特賈是一個金融資本家,他曾說服印度總理要政府對造船工業大量投資。考爾不久也辭去了這個職務,特賈則因欺詐而受到控訴。
塔帕爾將軍的運氣稍好一些。他被任命為印度駐阿富汗大使,他的委任狀是尼赫魯在一九六四年去世前最後簽署的檔案之一。森將軍仍任東部軍區司令,在這些事件發生後不久,他也辭去了陸軍的職務。在克節朗河戰役潰敗以後,被森將軍撤消第四師師長的普拉沙德將軍,經親自向總統申訴後,重任師長,在西部軍區指揮另一個師。一九六五年印巴戰爭期間,他的一些私人檔案落到敵人手中,其中有一份是對他被免職一事的抗議書;抗議書中激烈地批評了他的上級和政府,巴基斯坦對此大肆宣揚。結果,普拉沙德很快調離軍隊。曾在色拉-邦迪拉潰敗中指揮第四師的帕塔尼亞將軍在停火後不久就辭職了。達爾維準將於一九六三年五月被遣返回國。他同其他被俘印度軍官不在一起,是單獨監禁的,後來則同其他少校以上的印度軍官一同被遣返回國。中國方面向他們解釋說,其他印度俘虜經由東北邊境特區回國的那條路對軍官們來說過於艱苦,所以中國用汽車和飛機,把他們送到昆明,由印度空軍派機從昆明把他們接回印度。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