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頁(第2/3 頁)
李錚失笑,&ldo;你放心,我可珍惜著我的小命呢。&rdo;他一邊說,一邊又向前走了兩步,從天台上往下看,正好看到下樓的李志強等人被媒體團團包圍。
印著ctv標誌的採訪車在午日的陽光下顯得格外顯眼。要,起風了……
&ldo;走吧。&rdo;李錚轉頭對兩人說道。
三人一行向樓下走去,路上,楊老忍不住開口道:&ldo;李錚啊,這事你別放在心上。我們不是聖人哪能面面俱到的。&rdo;
楊老看得出,對於李志強的指責,李錚是有些在意的。
李錚的腳步頓了頓,眼底閃過一絲暖意,&ldo;楊教授您放心,我心裡有數的。&rdo;
若按後世的說法,李志強在天台上的那番話,完全算得上道德綁架,李錚心裡自然也是清楚的。只不過,李錚和國外藥企走得近是事實,李志強會這麼想,那別人也會這麼想,這就是個定時炸彈,如果不引爆,它就一直是一個隱患。
如今李志強用這種方式引爆了這個炸彈,對李錚來說也不算完全的壞事,畢竟他今天的表現多好啊,謙虛認錯,知錯能改,不是嗎。
而且比起後世那些動不動道德綁架的人,李志強算得上可愛的了。畢竟他心中有那麼份令人敬重的責任心,這也是李錚為何沒多猶豫就把厄洛替尼生產權給他的原因。
對李錚這個專利方來說,藥物給誰生產不是生產啊,如果這能促進國內藥物製造的發展,那是再好不過了。
李錚再強大也只是一個人,他一個人很難帶起一個產業,一個完整的藥物產業,從實驗室到每個病人手中,需要經歷研發、審批、生產、銷售,缺一不可。
術業有專攻,有些事情還是交給專業的人士比較好。
這幢大樓本就地處鬧事,來來往往的行人眾多,警察、消防又圍了這麼久,這件事根本壓都壓不住。
不過兩日,華京大大小小的報紙都報導了這一事件。
不過這些報紙大都是從貪汙方面報導這一事件,只有興華社另闢蹊徑,直至事件本質,強烈批判了華國當前的藥物審批制度。
同時,國外一個訪談在華國高層引起了軒然大波。
這是採訪過華國那一位的著名主播和一個藥企業務主管的對話。
&ldo;我知道,在製藥行業有這麼一個說法,一家的藥企的生命之源是研發,是實驗室,而他的咽喉則是銷售渠道,今天我們來聊聊藥企的咽喉,銷售渠道。&rdo;
&ldo;卡特總監,我想您這個專家,應該能談一談吧。&rdo;
&ldo;當然,我很榮幸能與您這位著名主持人對話,赫克託先生。&rdo;
&ldo;至於銷售渠道,包括我們默沙東在內的全球知名藥企,之所以能在國際藥物市場上,佔據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市場份額,除了我們強大的研發能力,龐大的藥物專利庫,最重要的就是我們的銷售渠道。&rdo;
&ldo;我們有著最龐大的銷售渠道。一家藥企,它投入了巨大的資金,人力物力,當一項藥物最終面世後,我們要做的第一件事情,當然是儘快將它推向市場,然後盈利回本。&rdo;
&ldo;而從研發麵世到進入銷售,其中還有一個環節。&rdo;
&ldo;fda?&rdo;說話的是赫克託。
&ldo;沒錯,就好比我們美國有fda,世界上其他國家都有類似的藥物監管系統,對進入其國內銷售的藥物進行市場准入審批。&rdo;
&ldo;這是對本國居民的健康負責,這是應該的。&rdo;赫克託攤手說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