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大唐霍亂(四)(第1/3 頁)
營州城南醫廬第二次緊急會議在程子芩的茅草房內召開,遙想第一次緊急會議還是他們剛剛來到醫廬時的那一天。程子芩主持會議,李淳風、秦不爽和都督府醫學生與城南小工代表共四人參會,營州錄事參軍接替營州司馬的工作前來與會旁聽,這是因為營州司馬和陰門換崗前的府兵等“密接人員”已經被營州長史按照程子芩的要求全部留在都督府中予以“隔離觀察”。而營州長史本人也作為“司馬”這條傳染鏈上的次密接,與家人和奴僕一起正好就地隔離。而不幸中的萬幸是,幸好營州司馬是個工作狂人,當日在與助教接觸完回城北後就一直留在都督府中處理公務,所以所幸還沒來得及將可能攜帶的病菌播散到城北百姓之中。而府兵換崗後也都是回到了都督府中,所以這一次需要隔離觀察的人員範圍相對來說就小了很多。幸好崔醫師和甘醫工病發的早,不然再多等上幾天,城北的情況就難以想象了。
“所以情況如何需要再等上七日看看?”秦不爽問道,對於“潛伏期”這個概念,他似乎明白了一點。
“是的。”程子芩回答道,“只是這七日也不是乾等著,我們需要先做好應急預案,比如萬一要是都督府沒防住,疫病在城北的百姓間鋪開了又該怎麼辦?還有崔醫師和甘醫工目前所用的湯藥效果也不太好,我們還需要嘗試新的止吐和止瀉的辦法,不然光靠糖鹽水一碗碗灌下去,只怕是補得還趕不上瀉的快。”
“不若試試以墨入藥?”醫學生提議道,“以前曾聽醫學博士提到,只是還未曾實際應用過。對了,在他的那本《天下名醫秘方集》中應該就有詳細的記錄。”
快別提那本秘方集了,程子芩現在想起它就鬱悶。要不是他們這些營州醫士都那麼迷戀那本偽醫學教材的話,營州的情況大機率上還不會像現在這麼糟糕。
“已經燒了。”程子芩說道。先不論這本就是一本需要儘快被無害化處理的傳染源,就單說裡面所記錄的那些稀奇古怪的偏方,治病不行,送命倒是不錯。雖然這本籍冊的作者很有眼光地把程子芩之前的“東宮秘術”也記錄在案,但是具體的程式和內容卻大都記得顛三倒四、漏洞百出的。日前她草草翻了翻這本籍冊後才終於懂了醫學博士那句臨終遺言“程道醫誤我”的真正含義,敢情這歪作者造孽的黑鍋倒最後卻讓她來背,真是要多委屈有多委屈,要多不公平有多不公平。公仇加私怨,這本破書她都是留不得的。
“以墨入藥?”李淳風重複地念道,思路漸漸變得開闊起來:“以前曾聽師父說過,他曾在火山附近尋覓到過一種極具吸附之效的木炭,磨成粉後可拿以來煉製解毒的丸劑。可是營州附近哪裡又有火山呢?”
“活性炭嗎?”程子芩問,師父怎麼沒有對她提起過。
“應該是。”李淳風說,“只不過師父稱之為‘百納炭’,制好的丸劑據說可以拿來解百毒,於是師父便叫它‘百納丸’。對了,”李淳風忽然想起一件事,補充道:“以前秦王殿下告訴過我,就是師父送給他的百納丸曾經救過他的命。”
“哦?原來是這樣。”程子芩心中的疑問今日終於解開了。原來之前秦王李世民誤服了太原郡王李承宗為太子李建成準備的斷腸草後僥倖逃生,不是因為李世民單純的運氣好,而是因為他吃了孫思邈的活性炭,這才降低了毒藥的威力。百納丸?程子芩忽然想起之前灞橋相送時李承德送給她的那個瓷罐,便立即轉身去床榻上取來。
“師兄,你看看是否是這個?”程子芩將瓷罐遞給李淳風,李淳風開啟了看了看,臉上露出喜色,到:“正是。”
“即刻拿去給助教為崔醫師和甘醫工服下。”程子芩將一整罐百納丸遞給醫學生吩咐道。醫學生接下小瓷罐立馬奔了出去,李淳風想要阻止一下都沒來得及。
“藥都給了別人,萬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