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雍州之危(第1/2 頁)
萬里晴空變得慘淡,頓時感覺空中一片烏雲密佈,城頭的烽火熊熊燃起,旌旗戰鼓揚起,百越士卒趾高氣昂,準備迎來一場大戰。自十八路諸侯下江南,越國屢戰屢敗直到潰不成軍,以至於後面城陷國滅。大將軍范蠡為了振奮軍心,先是籠絡雍州諸郡刺史官吏,然後四處奔波安撫流民亂黨,忽見得不遠處一隊人馬直奔前來,正巧遇上麾下舊將靈姑浮。
靈姑浮原是百越元老,跟隨范蠡戎馬生涯,立下汗馬功勞,從吳越爭霸到臥薪嚐膽,算得上越國一顆不朽的恆星,在十八路諸侯伐越時,揚州淪陷臨安城破時下落不明,後來聽聞文種廣陵起事,率麾下三千人馬星夜奔波雍州,即便是遭受骨肉分離之痛,他也不曾落淚半分,男兒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傷心處。望著眼前傷痕累累的大將軍,這位久經沙場的武夫居然熱淚盈眶。
“大將軍竟遍體鱗傷,吾等卻苟活於世,再有何面目見百越父老?”靈姑浮跪地痛哭,一把鼻涕一把淚,本以為是與大將軍天人永隔,卻不料在此重逢,不敢抬頭去望范蠡那張熟悉面孔,只是低頭故作矜持的掩飾心酸,麾下的三千甲士也是暗自神傷,心如刀絞一般。
范蠡喜出望外,一把攙扶住靈姑浮,心中的思緒萬千頓時消失不見,正如久旱逢甘露,枯木逢春般,道不盡千言萬語,聽得他口中慚愧道:“諸位將士請起,是我范蠡愧對於百越,此時能與靈將軍重逢,真是上蒼助我啊!”
兩人一起敘完舊事,心底的石頭終於落地,一切變得平靜起來,范蠡沒有追究臨安城破之際靈姑浮的行蹤,也沒有譴責大戰時潰逃計程車兵,或許這便是為帥者的心胸開闊吧。朝著城北的街道冰冷淡漠,經歷過大小戰役已經顯得十分破舊不堪,只有些許窮人浪漢淪落街頭,那些富商巨賈聽聞雍州戰事吃緊,早就一溜煙跑了的其他地方去了。
拜謝過越王后,整頓了靈姑浮的三千人馬後,百越的騎兵勢力那是突飛猛進,無論是步兵還是鐵騎都能與六國一較高下的實力,雍州轄九郡五十六縣,其中京兆、馮翊、扶風三郡完全在百越的控制下,看起來實力懸殊,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好歹也是一方霸主的百越,即便是再度復國,比起那些蕞爾小國也是綽綽有餘。
雍州城地勢險峻易守難攻,作為首都根據地再適合不過了,越王勾踐為了擴充實力,將目光投向了大周王室,假借天子薨世為名,趁機前往鎬京周王幾奔喪,畢竟即將繼位的太子姬延也是為百越正名了,在聯合五國諸侯合縱的情況下,若是將這股勢力收納入麾下,那麼百越與戰國七雄的大戰則是離勝利更進一步了,利用周王室與列國諸侯王室的矛頭,再於從中獲利,可謂是一舉兩得。
在文武官員的建議下,勾踐舉行了歷代王侯最高的祭天大典,重新榮登越王之位,都雍州鳳翔,犒賞三軍,冊封了文種,丁奉等廣陵起事的一撥人馬,又進階范蠡為大司馬大將軍,所有舊部老臣都是連進三爵,賞錢千金,正當綠衣女子阿青恭賀范蠡之時,越王勾踐才意識到冷落了這位於萬軍陣中的救命恩人。
勾踐瞪大眼睛打量了一番驚問道:“這小女子何許人也?看似十分眼熟,沒想到關鍵時刻還是她救了寡人的命!”
范蠡連忙回應道:“啟稟越王,此女喚作阿青,微臣在臨安逃脫至廣陵時,阿青憑藉著精妙的劍法,連挫吳國十多名高手,救了我一命!”勾踐深信不疑,只是腦海裡想起了當年在會稽山的情景,當時臥薪嚐膽教會三千越甲劍法的綠袍女子竟在此時再度相遇?若不是她那舉世無雙的劍法,三千越甲吞吳簡直是異想天開,阿青的笑顏與當年相比風采依舊,只是越王勾踐不再是當年的那個勾踐了。
阿青因救駕有功,被冊封為御前護衛,預防列國刺客刺殺,而丞相文種奉命鎮守雍州,范蠡與靈姑浮以及三千鐵騎則是星夜兼程奔往周王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