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相親歸來(第2/4 頁)
只要是能吃的,張洪絕不會放過。
帶回來的幾種果實,又能給部落的食譜豐富不少,獲取新的食物來源對張洪來說也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野果的成熟週期和時間都不一致,採摘起來也比較麻煩,但好在現在是初夏時分,各種飛禽走獸數量還是不少的,食物獲取相對容易,所以在狩獵之餘,張洪也會安排族人去採集林中的野果和蘑菇,在減輕主食壓力的同時,還能讓族人攝入的營養更加全面。
看完水果之後,巫又向張洪描述了相親的過程,一行十五人在到達羽部落後,羽石先是安排了他們住了一晚,在第二天,便讓他們部族適齡的青年與巫帶去的三男兩女接觸,經過五天的“親密”的交流,便確定下來結對的男女共有4組,除了熊齊因為個子矮小瘦弱,被羽部落的人拒絕,其他的都成了。
不理會鬱悶的熊齊,巫與羽石便商量起了這些人的去留問題,羽部落今年出生的嬰兒比去年多了三個,而即將達到狩獵能力的卻只有兩個,而且羽部落周邊的食物和獵物相比熊部落要少一些,如果再接納2-3個成年人壓力會很大,所以羽石一直在猶豫。
而巫這邊,在得到張洪的指示後,慷慨地拿出所帶肉乾的一半,表示熊部落可以將此次羽部落相親的男女,都帶回熊部落。羽石稍作推辭後就答應了下來。
首先巫給了羽部落差不多快40條燻肉幹,每條肉乾都在十斤左右,並且肉乾比鮮肉要耐儲存,儲存得當的話能堅持到明年春天;其次巫許諾,如果到第一場雪下來之前羽部落沒有足夠多的食物過冬,可以用人口來換,一個人最多能換10條肉乾;最後就是跟羽石表示,後面羽部落有什麼熊部落需要幫助的地方,熊部落可以再將他們的人還回去。所以巫輕易地把羽部落相親的4個青年都帶了回來。
兩男兩女,張洪看著羽部落的人,四個人在身材高大的張洪面前低著頭,他們的身上只披著一塊圍在腰間的獸皮,頭頂上倒是與熊部落不同,插著幾根羽毛,這是他們的習慣,頭上插的羽毛越多,表示他們曾狩獵到的獵物也越多,在部落中的地位也越高。
“既然你們來到了我們熊部落,那以後我們就是一家人了,該享受到的跟其他人一樣,該做的事情也要跟其他人一樣,剩下的,就在族中好好跟大家學吧。”
巫在一旁將張洪的話傳達下去,便讓熊齊帶著他們去洗刷一番,而原本以為會被留在羽部落的熊花和熊果,也令人驚喜地回到了部落,他們兩人的母親和哥哥連忙拉著他們,有說有笑地,問一些路上的見聞。
“巫,這次相親辛苦你了,做的很好”張洪看著走遠的熊花和熊果,拍了拍巫的肩膀,“部落的人越多,我們能做的事情就越多,比如生產陶器”。
巫聽到陶器雙眼就放光,回來的時候熊火他們給他們煮了滿滿一盆的肉湯,巫沒有絲毫形象地把碗舔了一遍又一遍,“陶器,我們部落的,不能讓他們拿去”
張洪詫異地看了看巫,這傢伙沒看出來居然還挺精明的,知道陶器會對熊部落有多大的作用。
可以這麼說,沒有陶器前,打獵到的野獸肉,只能放在火邊烤熟,火候掌握不好的情況下,不一定能烤熟,而且還特別難吃,只能每次烤一點,把表面的肉撕下來,再繼續烤。
這種肉,年紀大的或年紀小的都咬不動。
但有了陶器後,同樣大小的肉塊,至少可供原來的兩個人的食用,一方面是加水和野菜煮了之後無形中份量就變多了,另一方面就是肉在經過煮爛後更容易讓人體吸收,從而減少對其他食物的依賴。
所以巫能夠第一時間認識到陶器的重要性,張洪覺得意外但又在情理之中,如果一個部落最為睿智的巫都想不到這一層的話,其他人更不會認識到。而能夠認識到現今陶器技術的重要性,果然還是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