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部落間交流(第2/3 頁)
明年還要再加一條,宣傳熊部落的各種生活方式,防止這些部落以訛傳訛產生一些不必要的誤會,熊洪如此地想到。
“種地就是……”
圍坐在火堆前,熊洪跟白石與骨木等人交談著,從熊部落最早開始收集粟籽開始,到第一次嘗試種地,再到今年的大豐收,種種歷程讓白石等人倍覺驚訝,原來部落的生活方式和食物獲取方式也可以透過這樣的辦法。
“今年我們共開闢了8000畝的土地,非常缺人,”熊洪講到這裡,想到種地和養殖以來的種種艱辛,不禁感慨著,“族人們都很辛苦,而得到的收穫也對得起他們的付出。”
白石和骨木靜靜地聽著,雖然鹿皮的“舞姿”傳達不出熊洪語言裡的力量,但他們透過連蒙帶猜,也基本上了解了熊部落這一段時間的艱苦奮鬥,他們突然產生了一種羨慕的感覺,要是自己成為熊部落的一員,用著他們的各種產品、住著磚瓦房,跟著大家一起奮鬥,那該是怎樣的場景。
白石和骨木終於知道了熊部落要人過去不是為了吃——熊部落的食物今年格外充足,甚至可以支撐他們帶著幾十號人長途跋涉地來白河這裡,這本身就說明了很多。
再加上骨木又跟他們說的漁網和陶器、食鹽,熊部落強大、富足的形象算是徹底的在骨部落和白石部落中間立了起來。噴香的肉湯更是讓普通族人對熊部落的強大有了更加具象的理解。
“養殖是什麼?”
“驢子和耕牛又是什麼?”
“你們騎著的這個叫什麼?”
一個個問題,讓熊洪很是開心,他們問的問題越多,說明對熊部落的興趣就愈發濃烈,而對於熊部落瞭解的越多,他們就更能體會到熊部落與他們之間的區別,從而產生一種認同感和嚮往。
但有人開心,有人就不開心,鹿皮跳了一個白天,想著晚上好好休息一下——熊洪族長說他今晚不用值班,但白石和骨木這兩個人居然拉著族長在火堆旁聊天,沒辦法,自己只好一直陪在旁邊,將雙方的想法和問題都轉達出來。
頭一次,鹿皮想起了在部落學習的好,要是這些族長會熊部落的語言文字,那溝通起來不就省事的多嗎?
在親切友好的會面以及坦誠的溝通下,熊部落與白石部落達成……好吧,正式一點他們也聽不懂,簡單來說,白石部落終於同意用人口來換陶器、鹽和漁網,並表示在明年也要向熊部落學習,熊部落將派出一支隊伍,教授骨部落和白石部落如何種地、如何養殖,並給他們提供一些必要的工具和種子、幼崽。
當然熊部落提供的這些東西並不是免費的,事實上,熊洪提出的條件甚至連他自己都覺得有些過意不去:除了第一批的陶器、漁網和鹽用人口來換之外,他們要想再得到這些東西,可以用其他的比如肉乾、獸皮來交換。
或者跟其他地方一樣,派出青壯勞力,幫助熊部落把白骨洞營地給修建起來——熊洪計劃在谷口修建一條圍牆,把山谷裡有可能通往外界的地方都給堵起來,這裡就會成為熊部落楔入白河流域的釘子,源源不斷地把這些部落的人口、原材料運回部落。
除了物資的條件外,熊部落還有一些其他的要求,比如與熊部落交換都用熊部落的語言文字,族人們都要遵守熊部落制定的規則,與熊部落族人結成配偶時就算加入熊部落等等。
這些條件如同後世簽訂的不平等條約,別說簽了,就算是公佈在世人面前,都會被噴的體無完膚生無可戀,但骨部落和白石部落絲毫不覺得有什麼不好的:人口?每年都要餓死幾個,不如交換出去;土地?周圍到處都是荒地,隨便開墾就行;一半的收成?也沒有影響,本身就是撒把草籽靠天收的;至於語言文字,他們早就羨慕熊部落有如此豐富的詞彙量和文字數量了,看著熊洪偶爾掏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