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鼓勵生育(第2/4 頁)
雖然族人們每天要做的事情很多,任務也很重,可是大家都沒有怨言,每天讓他們吃飽飯才多久,他們可不會忘記現在的好日子是怎麼過來的,不都是大家一點一滴地建設起來的嗎?
族人在做飯的時候,也會採集一些蔬菜葉子、樹葉等放到食物裡,用蒸或者煮的辦法,給族人們增加一些綠色的“蔬菜”。黃豆的嫩葉、一些野菜也能吃,雖然味道不怎麼樣,但張洪為了節約一點糧食,讓集會食物短缺的問題不那麼嚴重,也讓人採集了不少黃豆的嫩葉,“豆飯藿羹”也算是體驗了一把。
由於前段時間磚瓦供應數量的不足,族人們都留在部落裡做磚瓦,狩獵基本上是停了下來。現在磚瓦已經不缺,每個月也在穩定產出,暫時用不了這麼多人了,張洪就讓留在部落的黑皮、樹皮這兩個“皮字輩”的族人,跟著熊部落幾個捕獵的老手,再加上今年剛剛成年的幾個族人,組成了一支狩獵隊,往更南邊去捕獵。
不僅是為了獵取一些獵物回來,更是為了保持熊部落族人們的狩獵技術,也可以讓大家在“以老帶新”的狩獵中培養合作意識,增加部落族人間的團結。
隨著人口來源的擴充套件,從其他部落交換過來的族人每年都會有一些,這些人能很快地融入部落,就是因為在這個原始社會,有著眾多的“集體活動”,個人脫離了集體,幾乎無法生存下去。
當然部落決定大踏步地向農業發展,捕獵的能力也不能輕易丟掉,部落的青壯還是都要學會捕獵,防止靠天吃飯的農業哪天遭受重大挫折,還能有獲取食物的機會。而且青壯年在捕獵中,也能學到配合和武器的熟練使用,比如射箭,射靜止的靶子和移動的動物,完全是不一樣的。
“部落總算度過了這一段危險的時光,老獵手們都去其他部落支援建設了,自己部落反而沒有什麼像樣的武力。”張洪得到狩獵隊滿載而歸的訊息,倍感欣慰,“現在我們部落又增加了幾名新的獵手,一些工坊裡也有年輕人的加入,這是個好現象。”
“幾年前我們可沒有這麼多年輕族人,”巫笑了笑,把手上翻著的書簡給捲起來,那上面記錄了今年部落種植田地的耗費、畝數等資料,“幸好前兩年從其他部落換回來不少半大的孩子,不然我們部落也會後繼乏力。”
“後繼乏力”這個詞是張洪曾經跟巫教過的,巫知道這個詞的意思,“沒錯,好像熊草、熊角她們幾個又懷上了,真是好事啊。”
巫捋著鬍子,笑容滿面,對他來說,沒有什麼比部落誕生新生命更讓人開心的事情了。
“對了,我正好想跟你說呢,”張洪拿出一卷書簡,“你看,這是我這兩天琢磨出來的東西,鼓勵生育的計劃。”
“鼓勵生育?”巫翻開書簡細細地閱讀著。
其實熊部落在原先就已經有優待孕婦、產婦及嬰兒的先例了,不僅僅在熊部落,其他部落也是一樣。只不過由於惡劣的生產環境以及生活條件,嬰兒的存活率很低,而且對產婦也沒有那麼多照料的物資,很容易發生嬰兒和產婦同時死亡的事情。導致很多部落只要有嬰兒成功誕生、母親也沒有死亡的話,都會進行慶祝。
熊部落之前也是一樣。
不過張洪來了之後,帶著部落製陶、取鹽、捕魚、養殖,各種食物開始豐富了起來,有一定的能力去制定一系列鼓勵生育的措施:
先是規範了對懷孕婦女的照顧措施,比如懷孕7個月後就不讓乾重活,每餐多加一個雞蛋等;然後在生產的時候,由有經驗的婦人指導、助產,生下來後用溫水給產婦和嬰兒擦洗身體,保持衛生;在前3個月的哺乳期,除了每隔兩天燉一次雞湯雞肉外,除非緊急情況,不需要幹任何活,相當於給這些產婦休息3個月,主要工作就是帶娃;除此之外,對於生育多胎的女性,也會指派部落裡有生育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