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激動的“經銷商”(第2/3 頁)
序來看,如果不是他穿越到這個時代,從原始社會進化到奴隸社會,中間至少還要經歷上十萬年的時間。
原始社會的生產力十分低下,勞動工具非常簡陋。除去熊部落這個特殊的不說,在其他部落,人們主要依靠打獵、捕魚和採集野生植物維持生活,使用粗笨的未加磨製或稍加磨製的石器。
由於原始社會生產工具過於簡陋,生產經驗和勞動技能極其貧乏,生產力水平很低,生產成果除了維持人們生存的最低需要外,幾乎沒有剩餘。這也是這些部落遲遲得不到發展壯大的原因,沒有積累,沒有剩餘,那應對風險的能力就很弱,任意一場天災就可能導致族滅。
現在各個部落都是屬於生產資料公有制,就是在生產力極其落後的條件下,人們集體勞動的必然結果,只有抱團才能活下去。
哪怕是在熊部落,生產工具、房屋、牲畜、森林、河流、土地等等,都是公社的公共財產。個人僅有一些生活用品,和少量隨身攜帶的生產工具或自衛防身的武器,這種少量的個人財產與後來出現的私有財產有著本質的區別。
一些如閃亮的石頭、獸牙、藤蔓以及小木棍等,不是很有價值的東西,部落裡也不會去佔有,歸各個族人自己擁有。可除了這些,一切都是部落的,武器、獵物、採集的收穫……甚至族人自己,都是部落的一分子。
熊洪知道,要想隔這麼遠來佔據一個或者多個部落,光維持這種佔領就得花上極大的代價,而且產出和付出完全不成正比。既然現在不可能像後世一樣,看到一個部落就吸納、征服一個部落,那就只能換一種思路,在相距較遠的部落群中間,扶持其中的一個部落作為“代理人”,或者說是熊部落各種粗加工產品的“經銷商”,用來代替熊部落直接進行干預,這樣所花的成本更小,而且能夠獲得的人口、資源不見得比直接佔領要少。
而眼前的骨部落,就恰好符合這個條件。
骨部落位於這條河流的中下游,與兩岸的各個部落都有所往來,互相之間關係也算可以;而且骨部落認識到食鹽、陶器等熊部落產品的作用和“威力”,更樂意接受這樣的交換方式;還有就是,熊部落不用出面,能夠保持對外的神秘感,儘量減少這些部落可能對熊部落的敵視情緒。
更何況,熊洪本來的目標就不是為了征服——征服這些原始人有什麼意義?難道像非洲的一些酋長一樣,隨便拉幾個部落就成立一個國家?
熊洪沒有當“國王”的興趣,他所追求的很簡單,當熊部落發展起來之後,讓他天天過著“田園富家翁”釣魚騎馬、打獵餵狗的生活就行。在有更大的能力之後,他是不介意讓部落遵循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規律,變成部落聯盟或者奴隸制社會的。
“真的嗎?”原本臉上血色慢慢消退的骨木,瞬間臉色又變得通紅,讓熊洪以為遇到了人形紅綠燈,“要是這樣的話,那就太感謝了,以後只要熊部落有需要,我們一定幫忙。”
“不僅是陶器和食鹽,一些其他的東西我們這次出來的匆忙,沒有帶太多,等明年開春後,我們會帶更多的過來,”熊洪哈哈一笑,大手拍他的肩膀上,“答應你們的事情,那一定會按照約定來進行。”
時間還早,圍坐在洞口的平地上,熊洪讓族人們煮了一大鍋新鮮的魚湯給骨木他們吃,還配上了所剩不多的水果罐頭,反正這些東西族人們有些吃膩了,正好拿來給他們做招待的東西。
骨木喝著鮮美的魚湯,小心地挑著碗裡的魚刺,由於不會使用筷子,他們只好用手指一點點地將變得溫熱的魚肉給放入嘴裡,吃相讓旁邊的鹿皮都有些不忍直視。
待他們吃過飯,正好可以帶著他們去四周轉一下。
一路上,熊洪跟骨木描述了很多熊部落美好生活的場景,更講了很多熊部落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