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關張巧賺蒼梧(第2/2 頁)
在手下大臣很快就給他送了個大驚喜。
原來,鄱陽太守周魴佯稱得罪了孫權,寫信言明要棄吳投魏。
因為前有吳將韓綜、翟丹之例,所以曹休對周魴的投降並未多想。
於是,曹休率領騎兵、步兵共計十萬往皖縣去接應周魴。
隨軍司馬孫禮察覺有異,勸諫曹休不可孤軍深入。
但此曹休立功心切,並沒有聽從孫禮勸誡。
遂,曹休大軍走至石亭後,遭遇到陸遜、朱桓、全琮共約九萬人的突然襲擊。
因為曹休沒有做防備,所以剛交戰不久便下令慌忙退兵。
曹休大軍來時路線背靠湖泊、旁依大江,在退卻時行軍受阻、十分緩慢。
吳軍在其後緊追不捨,魏軍無心應戰,被斬殺萬餘,丟棄軍械車馬無數。
曹休突圍至夾石,但此處退路已被孫權阻斷。
曹軍士卒前無退路、後有追兵,惶恐之下陸續叛逃,曹休的人馬幾乎已經潰不成軍。
非常慶幸的是,賈逵所部的援軍星夜兼程挺進後,終於及時出現在夾石,吳軍以為魏國救援大軍已經來到,於是迅速撤離戰場。
賈逵其後又拿出糧食和軍資供應曹休的軍隊,才使曹休免於全軍覆沒。
其後,曹休上書謝罪,魏帝遣屯騎校尉楊暨宣旨撫慰,禮節賞賜更加隆重。
曹休慚恨不已,因此癰發於背。
魏太和二年秋九月(228年11月),魏國大司馬曹休去世,諡號壯侯,其子曹肇繼嗣。
自此,魏國對孫吳的軍事威脅才算徹底解除。
不久,嚴畯、鄭泉、諸葛恪等人離蜀返吳,孫吳開始悄悄往巴陵、南海地區調兵遣將。
曹休兵敗之後,華歆、徐庶、夏侯惠也很快返回了魏國。
藍田郡主曹廷則被留在了成都,兩月後劉禪正式迎娶曹廷。
漢、魏結成短暫同盟,漢丞相諸葛亮雖頗有微詞,但最終卻表示願意支援劉禪的決定。
於是,季漢迎來了第二次黃金髮展期。
在這期間,漢軍雖然沒增加府兵數量,但卻大量更新了軍士的武器、裝備。
諸葛亮連弩成為精兵營的標配,陌刀、橫刀、馬朔開始逐漸得到普及。
不僅如此,經過三年發展,季漢的科舉制度也迎來了首次校驗。
三年之前,益州、荊州地區的寒門子弟、貧農學子,紛紛踴躍報名參加院試。
院試是科舉考試的第一級,也稱為“童子試”或“童試”,包括縣試、郡試和院試三個階段。
透過這一級別考試的人可以獲得生員(秀才)資格。
院試後第三年,所有生員才可參加鄉試。
鄉試是科舉考試的第二級,每三年舉行一次,通常在秋天的八月,也稱為“秋闈”,透過鄉試的人被稱為舉人。
鄉試後次年春天會緊接著舉行會試。
會試是科舉考試的第三級,也稱為“春闈”,透過會試的人獲得貢士資格。
會試會半年後,朝廷便會舉辦殿試。
這是科舉制度考試中級別最高考試,由皇帝親自主持。
會試中脫穎而出的貢士們,只有透過殿試才能成功上岸。
殿試共分為三甲,其中一甲前三名分別為狀元、榜眼和探花,賜進士及第,二甲和三甲分別為進士出身和同進士出身。
成都,太安宮含元殿內。
劉禪身穿龍袍端坐龍椅之上。
他身前龍階下所站之人,便是首次科舉選出的眾貢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