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頁(第1/2 頁)
此後,御道旁立即搭起了不少工棚,並將御道兩旁用草苫遮住,數百匠人叮叮噹噹地日夜幹了起來。結果,不足一月,御道就提前峻工了。誰知過了沒幾天,此事的底細被王傑無意中發現了:原來和珅根本沒有去房山採辦石料,只是將原來的石塊撬起來,令石匠在反面雕刻了一下,把下面的路基平整後,一鋪上便跟新的一樣。因此,工期縮短,成本又省,總共只花了一萬兩銀子。
第二天上早朝時,王傑待大家進太和殿後,飛快地將身上的朝服脫下,反過來套上,然後悄悄跟了進去。這一細節很快被和珅發現了。因當時明文規定:上朝時如果朝服不正,要判罪的。他心想:這下你有好果子吃了,便故意幸災樂禍地說:&ot;王大人,你今天怎麼了?&ot;和珅這麼一咋呼,群臣見了都為王傑捏了一把冷汗。奇怪的是,那王傑卻低著頭置若罔聞。乾隆皇帝也用責備的語氣問:&ot;王愛卿,你怎麼將朝服穿反了,快出去穿好了再來見朕。&ot;王傑這才恍然大悟地出去,穿好了又進來,跪地奏道:&ot;啟奏皇上,微臣今日將朝服反穿了,確實不該,請皇上恕罪。不過,朝服穿反顯而易見,可如今有人將御道僅僅翻了個面,再略加修飾,就侵吞公款,大肆漁利,雖發生在大家的鼻子底下,恐怕就不易察覺了吧?&ot;
王傑話音一落,剛才正趾高氣揚的和珅,頓時像矮了一截,臉色大變。&ot;什麼?你說這御道是翻個面鋪的。&ot;乾隆皇帝一聽,連忙追問,&ot;王愛卿,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快細細奏來。&ot;王傑大步向前,伏地奏道:&ot;萬歲,此事為臣偶然聽說,並已去現場查勘。不過,還是請皇上先問和大人為妙。&ot;乾隆皇帝暗吃一驚,便問和珅:&ot;你還不實說?&ot;
和珅見東窗事發,再也無法隱瞞,忙跪倒在地,說:&ot;為微該死,確實未去房山採石,只是將原有的石塊翻轉過來雕刻了一下,重新鋪上。&ot;說完光是拚命叩頭,再也答不出話來。
劉統勛斥賄懲貪官
劉統勛,字延清,號爾鈍,清代山東諸城人,雍正年間進士。乾隆時累官至東閣大學士兼軍機大臣。劉統勛秉性耿直,敢於進諫,為乾隆皇帝所倚重。劉曾多次檢視黃河、運河河工,均能革除積弊,興修水利。他去世後,乾隆皇帝親自前去弔唁。因為劉統勛家的大門矮小,乾隆的轎子去掉頂蓋後才得以進入。乾隆回來後對身邊大臣說:&ot;劉統勛才不愧為真宰相,你們應當效仿、學習。&ot;
有一官宦子弟任湖北巡撫,年末派僕人給劉送去不少錢財。劉統勛將其僕人喚入,嚴肅地告訴他:&ot;你的主人因和我世代友好,互通問候,名正言順。我在官府任職,不需要這些財物。你回去告訴你的主人,留著接濟那些親朋故舊中的窮人吧。&ot;
第35節:清高宗乾隆篇(6)
還有一個以錢買官的人,晚上登門拜訪,劉拒而不見。第二天一早,在處理公務的&ot;政事堂&ot;上,劉統勛喚那個人前來,責備他說:&ot;深夜叩門,正派人是不這麼幹的。你有什麼說的,可在眾人面前講講。即便是我的過失,也可以大膽批評。&ot;那個人吞吞吐吐,欲言又止,最後滿臉羞愧地退下堂去。
劉統勛曾以宰相身份監督河南黃河工程。一天晚上出駐地,微行河岸,看見幾十個用大車送秫杆的老百姓,都露宿在河旁,人和牲畜疲憊不堪,有的大人孩子相對而泣。劉統勛驚奇地詢問是怎麼回事,那些人回答:&ot;我們是某縣的老百姓,離這裡有三天的路程,奉縣官的命令,運送秫杆到這裡。可是負責收料的某官員,每車索錢數貫。錢拿不出,料便不能入。我們都是窮人,哪裡來的錢,在這裡滯留已近十天,所帶的盤費已花完,打算逃跑,又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