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第1/2 頁)
公孫先生說道:&ldo;正是,你方才可曾看到他隨身攜帶的是何物?&rdo;
趙虎說道:&ldo;只有一個小小的包袱挎在肩頭,難道公孫先生懷疑昨夜盜印之賊是於唐?&rdo;
公孫先生說道:&ldo;我亦不甚肯定,昨夜盜印之人如果真的是他,以於唐的功夫,應該可以連夜縋城而出,為何要等到今天早上才出城去?&rdo;
趙虎說道:&ldo;我記得昨夜曾飛起一塊石頭,擊中了那個盜印之賊的手臂,聽聲音似乎傷勢甚重。如果真是於唐盜印,他因為昨夜手臂受傷而無法越城而出,這也不是沒有可能。而且剛才我想要握他的手臂,看到他在有意閃躲,當時並未在意,現在想來,倒是覺得可疑。&rdo;
公孫先生說道:&ldo;然而於唐又為何要盜取包大人的官印呢?他與龐太師府上素無瓜葛,與包大人也無舊怨,若果真是他盜印,目的何在?你昨日晚上曾與他同席喝酒,席間可發覺有何異常情況嗎?&rdo;
趙虎說道:&ldo;昨日並未發現任何異常,從&l;醉仙樓&r;回來後,我還與他又在一起共同飲了數杯,也未發覺可疑之處。&rdo;
公孫先生說道:&ldo;你可將昨日情形細細說來。&rdo;
於是趙虎就將昨日晚上的和於唐在一起喝酒的事情,詳詳細細地向公孫先生說了一遍。公孫先生聽到趙虎說在開封府中兩人共酌時,曾因為誇讚包大人辦案如神的事,和於唐有了小小的爭執,就點了點頭說道:&ldo;如此說來,此事倒真是有可能是於唐所為。因為你將包大人誇得神乎其神,招致於唐的不滿,於是他連夜盜印,只是為了證明你所說的言過其實。&rdo;
趙虎還是有些不太明白,他問公孫先生道:&ldo;他盜取了包大人的官印,除了給包大人帶來麻煩外,又能證明什麼呢?&rdo;
公孫先生說道:&ldo;如果開封府中有任何物品失竊,而包大人又無法親自將案件查明,將失物追回,那又何來斷案如神之說?更何況失竊的還是包大人的官印。&rdo;
趙虎聽了公孫先生所說的話,不禁連連點頭。他沒想到只因自己一時酒後失言,竟然給包大人帶來了這麼大的麻煩。
他忙說道:&ldo;既然公孫先生已經斷定此印是於唐所盜,那麼何妨將他立刻拿下,把印再奪回來呢?&rdo;
公孫先生說道:&ldo;趙捕頭之言雖然可行,不過此事還須等我稟報給包大人之後再做處理。&rdo;
公孫先生和趙虎一起來到包大人面前,包大人聽了他二人的分析之後說道:&ldo;如此說來,此印應是於唐所盜無疑,此刻他人在何處?&rdo;
趙虎說道:&ldo;回大人,此刻他正在外面,等待屬下借馬匹給他,請大人趕快下令,將他捉拿,免得讓他逃脫。&rdo;
包大人說道:&ldo;趙捕頭勿須驚慌,於唐盜去本官的官印,並非是貪圖錢財,而只是想試探本官能否破得了此案。如果他此時逃走,就是承認了自己是盜印之賊,這顯然不是他的初衷,因此不用擔心他會逃走。&rdo;
趙虎又說道:&ldo;大人,屬下以為大人的官印就在他隨身攜帶的包袱之中,此時將他拿下,可以人贓並獲,這樣一來,相必他也會對大人的斷案能力由質疑轉為欽佩。&rdo;
包大人說道:&ldo;如此一來,自然可以讓於唐心服口服,但這並非是最佳的方法。本官看於唐亦屬少年才俊,只所以盜竊本官的官印,也是因為年輕氣盛,一時好勝心過強而為,並非是甘心做盜賊。如果此刻將他拿下,會使他背上盜賊的名聲,這不是本官愛惜人才的本意。本官另有一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