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被分手(第1/2 頁)
“臥槽,差點忘了正事。”
林默著急的一拍腦袋,差點把剛拆線的傷口崩開,疼的他齜牙咧嘴。
顧不得腦袋疼他趕緊給老爸打電話。
“爸,礦上安監部門你有熟悉的人嗎?”
林默上來就開門見山。
“認識,但不太熟,你怎麼問這個?”
林國棟有點納悶。
“爸,我出院回家了,回來的路上遇到我的初中同學,他目前在五四採煤隊。
今天他告訴我井下拉人車的鋼絲繩磨損嚴重,已經反應過兩次但沒有人當回事。
這樣下去不行啊,是要出大事故的。如果你認識安監的人,去跟他們說一聲,一定要提起重視。”
林默總不能說自己知道過幾天會出事故,只能藉口有同學反映問題。
“那行,我這就找人。這要真出事可了不得,這可是大事。好小子,不錯。
你不是回家了嗎?晚上帶你出去吃。”
林國棟對兒子的負責表現還是非常的高興。他是煤礦的老職工了,從75年部隊復員進礦到現在也二十多年了。
他們這代人對西山煤礦感情特別深。
“不用出去吃,我在家沒事,給你們做飯!”
“你說什麼?你做飯?”
林國棟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爸,千萬別忘了我跟你說的事,下班早回家,掛了。”
煤礦安監的工作範疇有很多,包括:安全監查,隱患排查整改,事故處理,安全培訓等等。
但90年代的安監員的主要工作一般僅是瓦斯檢查,透水預防,防火等。
很多工作有時候做的不到位,這才導致煤礦事故發生率高。
西山煤礦地處魯東省的中部,屬於丘陵地帶,海拔300多米。
一共有兩個井口,分別是一號井跟二號井。
事故就發生在一號井,這是一口斜井,其井深達1000餘米,海拔線上350米,海拔以下近800米。
每天礦工會提前兩個小時到達井口,乘坐人車1個多小時才能到達井下,但還需要再步行半小時,穿過一道道封門才能到達工作面。
老話都說當兵的戰場上是死了沒埋,煤礦工人是埋了沒死,是有道理的。
人車一次運送15到20名礦工,由機車房操作,用鋼絲繩牽引。
發生事故的罪魁禍首就是鋼絲繩。
牽引人車的鋼絲繩有近千米長,手腕粗,使用年限一般為5年。
但也不能完全看使用壽命,也得根據繩子的磨損,腐蝕,斷絲,使用環境,保養等來綜合判定。
當然更換一次的費用不菲。
而這次出事故的鋼絲繩僅使用了兩年多
但恰恰是因為這條鋼絲繩使用年限短,才讓安檢員疏忽了檢查。
由於繩子某處過度磨損出現了斷裂,安檢員並沒有發現問題才導致事故發生。
當時手腕粗的鋼絲繩滿載礦工,受重力繃緊後突然發生斷裂,巨大的力量把幾名井下工人攔腰抽斷,現場附近殘肢斷臂,慘不忍睹。
林默的老爸就是在那次事故中被擊傷了脊柱後造成的下肢癱瘓。
如果這次老爸找的人不管用,那林默只能向上級部門打舉報電話了。
不管怎樣,林默必須制止事故的發生,那可是活生生的幾條人命啊。
林默掛了電話才想起怎麼沒用家裡的電話給老爸打。
因為家裡的電話是內線,給林國棟單位打電話是免費的,而用手機一分鐘6毛。
“唉,得想想辦法掙點錢才行啊。”
林默上一世也喜歡看網路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