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驚呆了港商團的紅星軋鋼廠(第2/3 頁)
邏輯,有階段區別。
這其中意味著什麼,非常明顯。
更讓李興超感到驚訝的是,紅星軋鋼廠的改革方案,提到資源也是一種能力,這其實是偏離現在國內的主流觀點,反而有著更多的市場經濟性質。甚至,走的比現在的香江還要遠。
這絕對是一個難得的人才。但李興超更擔心,這麼激進的改革,能夠順利推進下去嗎。
想到這裡,李興超看著何雨柱,竟然兩眼發光,如此優秀的人才,自己完全可以挖過去。
李興超馬上跟何雨柱聊起紅星軋鋼廠的待遇問題。
“我待遇,六十三塊,之前做食堂主任,是四十七塊,其他福利,大家都差不多。工人的工資,最低在三十一塊,最高在七十二塊。”
“是的,一些老師傅的工資,比我們廠領導工資還要高。不過,這些待遇還會變的,以後只要能力突出,為廠裡帶來巨大經濟效益,或者做出其他重要貢獻,都會提升工資。我估計,最高工資可以超過一百二十塊。”
何雨柱一一回答李興超的問題,也在回答其他港商的問題。
李興超聽後很滿意,當時香江的工資,像1979年,一本人的工資接近一千港元,企業中層員工工資在兩千多港元。再看紅星軋鋼廠的工資,看何雨柱的工資,才幾十塊。
如果自己開出五千塊的工資,必定可以將何雨柱挖走。畢竟年薪六萬港幣,等於內地的五萬,這等於何雨柱七八年的工資了。
在李興超等人看來,絕大部分人工作,都是為了賺更多錢。所以,月薪五千,確實是一個極具吸引力的數字。
隨著對何雨柱的興趣加深,李興超開始認真研究何雨柱的發表的幾篇文章,越看越喜歡,甚至覺得何雨柱比起自己集團戰略分析師還要有水平。給何雨柱的心理價碼,已經上升到月薪最高一萬。
看著幾位港商興致勃勃地看著紅星軋鋼廠的曾慶軍,完全沒想到,自己會被挖牆腳。
看了四十分鐘後,李興超看了看時間,才說道,自己準備去食堂看看。
行,何雨柱自然同意,準備帶著李興超等幾人過去。結果李興超說道,我們自己幾個過去就行了,甚至連翻譯都沒有帶,讓婁曉娥做翻譯。
婁曉娥在京都生活了這麼長時間,又在香江生活了十幾年,自然兩邊語言都很熟悉。
“也好。”何雨柱顯得很高興,看來這位李興超是準備動真格的,也可能是對紅星軋鋼廠很感興趣。
挑剔的顧客,才是真正想買東西的消費者。
對婁曉娥說道,婁女士,這就麻煩你了。
在人少的時候叫娥子,現在人多叫婁女士,婁曉娥看著何雨柱,心中不免嘀咕。當然,這是正式場合,必須這麼叫。於是也以十分正式的語氣說道,“好的,何副廠長,我帶人過去了。”
看著婁曉娥等人往食堂走去,曾慶軍與楊廠長面面相覷,我們怎麼辦,我們也要吃飯呀。
“曾區,等個十幾二十分鐘就行了,他們問不了多久的。今天就大家在食堂裡湊合一頓吧。”
我能怎麼辦,只能這麼辦。曾慶軍很無奈。
這時楊廠長才有機會對何雨柱說道,人曾區長把你調過去,讓你做接待,你怎麼突然把人往我們廠子帶幹什麼?
“廠長,我可是為我們上城區與廠子拉投資呀,”何雨柱顯得很委屈。
“您想想,這些港商過來,必然有投資意願,但投資多少,投資哪些專案,肯定要比較,覺得滿意就多投資一些,覺得勉強滿意就投資少一些,實在不滿意就不投資了。”
“所以呢,為什麼把人帶我們紅星軋鋼廠來。”楊廠長依舊不太滿意何雨柱的解釋。
自然是讓他們投資我們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