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頁(第1/2 頁)
儘管如此,&ldo;風向&rdo;資訊具有重要性,不僅因為金梅爾聲稱,假如他收
到過這個資訊,他本來會提高戒備的標準,而且還因為海軍情報局內部為是
否真的收聽到這種訊號發生爭論。這是珍珠港的整個故事中又一個增加其神
秘性的因素‐‐而且由於有新的證詞,最近使故事又多了一個曲折。那是以
退伍的海軍軍曹拉爾夫&iddot;布里格斯一九七七年向國家安全域性作證的形式出現
的。一九四一年十二月四日那天,他在馬裡蘭州切爾特南的無線電監聽站值
班。他聲稱,他就是實際收到東風有雨天氣報告的人,並且是知道其重要性
的,他曾&ldo;立即&rdo;用電傳機把報告發往華盛頓的op20g 。他用複寫紙打了兩
份副本,還登記在工作日誌上。
一九四六年,在國會調查珍珠港事件時,據布里格斯說,薩福德在查閱
了縮微膠片紀錄後曾同他聯絡過,因為他沒有找到有關原電報的記錄。布里
格斯聽說,薩福德聲稱,op20g 的值班員曾立即把資訊送交克雷默,然後兩
人又一起把它交給諾伊斯海軍上將,由諾伊斯把內容用電話通知海軍作戰計
劃局局長特納和陸軍情報局的奧蒂斯&iddot;薩德勒上校。他還肯定海軍參謀長看
到過這個資訊。此後,這個資訊的所有文字顯然都立即神秘地失蹤了。使這
次事件更有意義的是,不僅布里格斯奉命不要在聽證會上支援薩福德,而且
一九六○年,他在海軍檔案部門負責第二次世界大戰通訊情報的官員時,他
雖曾找遍了電報卷宗,都未能找到東風有雨的電文或任何副本。可是一九六
○年五月他找到了一九四一年十二月二日原來的那張工作日誌,日期比他一
直說的日子早兩天,並且還有附註:&ldo;在上述日期內,從05:60 到13:00
時,我所截獲的全部電文,這些檔案裡都沒有,而且截獲的這些電文裡
就包括&l;風向,資訊&r;。&rdo;
因此還是沒有確實的證明,說明的確曾經收到過這樣的資訊,但是還是
有其他人的證詞‐‐那位報務員就深信,他收到過這條電訊‐‐可以表明,
珍珠港事件的複雜圖形還缺少一部分沒有找到。即使&ldo;風向&rdo;資訊曾經轉給
了金梅爾,也不見得就能防止這場災禍。如果的確收到過這個資訊,如果東
風有雨的電文&ldo;不見了&rdo;,這件事表明華盛頓的一些最高海軍軍官可能有所
準備,為掩蓋由於未能轉遞重大情報而被指責為嚴重失職達到了怎樣的程
度。
狼來了
如果說落在太平洋艦隊頭上的災難應該歸罪於在華盛頓的海軍情報局未
能轉遞重大情報,那麼當地的司令官未能實行有效的戒備也負有很大的責
任。從他們的防務中可以看出,他們採取對策的標準是以自一九四○年六月
以來他們連續得到有關日本將發動進攻的警告為依據的。所有的戒備令,包
括十一月二十七日那次緊急戒備令,沒有一次曾以任何方式表明夏威夷受到
威脅‐‐事實是,由於列舉了敵人可能在太平洋彼岸發動的襲擊,反而造成
了虛假的安全感。不僅上一次的戒備令又是一次過於經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