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頁(第1/2 頁)
在滿洲的鐵路置於國際共管,以抵銷日本和俄國在滿洲的影響。但是,由於
日本和俄國害怕美國壟斷商業活動,他們的這項計劃落空了。美國的銀行家
們一心想在英國、法國和德國沿長江修築的鐵路中取得四分之一的股份,但
是由於湖廣鐵路的貸款計劃因中國疑慮重重和英國不願予以支援而告吹,他
們的努力也歸徒然。
司戴德後來憑仗自己卓越的才能躋身摩根銀行,成了股東之一,而且創
辦了有影響的《新共和》雜誌。他預言,&ldo;美元外交&rdo;一定會失敗,因為&ldo;除
非政府用各種外交手段保護美國投資者,否則他們就不會願意購買中國的債
1 willard dickeran straight(1880‐1918)美國領事官。1902 年考入中國海關,在南京學習漢語,後仕總
稅務司暑學習秘書。1906 年任美國駐奉天總領事。1908‐1912 年代表美國銀行團與清政府接洽湖廣及幣制
借款。‐‐譯者
券&rdo;。使塔夫脫政府感到沮喪的是,華爾街比較喜歡向東京投資,從而促使
日本進一步努力向中國大陸進行擴張。清朝的腐朽大廈終於在一九一一年傾
塌了,具有諷刺意味的是,美國的另一位年輕的空想家已經加速了它死亡的
痛苦。
這位空想家就是成為中國叛軍不討人喜歡的領袖的李何默1。李何默獨眼
駝背,是史丹福大學的畢業生。他是辛亥革命的組織者之一,崇拜他的人稱
他是中國的戈登將軍。但是,在留學美國的孫中山博士於一九一一年宣佈就
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的次年,他就與世長辭了。
美國在遙遠的太平洋彼岸建立共和制的希望現在看來似乎馬上可以實
現,但是不久,現實就使這種希望化成了泡影。這個新&ldo;共和國&rdo;只不過徒
有虛名。孫中山的廣州政府面臨著要對二十幾個爭鬥頻仍的省份和互相傾軋
的軍閥建立權威的艱巨任務,而日本則企圖利用這種政體分裂的局面控制滿
洲。李何默在他所著的《愚昧的勇士》一書中預言過中國會出現這種爭權鬥
爭。該書在一九○九年曾引起軒然大波,因為它預言英帝國將沒落,預言美
國和日本將為爭奪太平洋的控制權而爆發毀滅性戰爭。他的告誡在西海岸引
起一場新的&ldo;黃禍&rdo;恐慌。李何默對菲律賓的戰略評價是:&ldo;日本稱霸亞洲
不過是暫時現象,而最後打垮日本的是控制菲律賓的人。&rdo;這種評價在第二
次世界大戰爆發前,一直是美國太平洋軍事戰略的依據。
美國陸海軍計劃人員於一九一一年制訂完畢桔色作戰計劃(桔色是日本
的代號,紅色是英國的代號,黑色是德國的代號)。該項計劃的出發點是假
設一旦日本發動進攻,駐守菲律賓的部隊能堅守到艦隊趕去救援,艦隊將從
太平洋上殺出一條路,趕到東邊來同日本決一雌雄。但是這項計劃從問世之
日起就有一個致命的缺陷,就是作戰艦隊從西海岸基地出動後,打出一條路
越過太平洋,需要幾周,也許幾個月的時間,日軍可能在這段時間內控制了
菲律賓,由於美國海軍部部務委員會在一九一一年未能說服國會相信需要加
速製造戰列艦,完成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