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前哨戰 八(第2/3 頁)
江湖,山上各門高人不少也不乏交流,歷代也有偶有高人入世,但多以原宗門名義。
淡泊二位便是如此,他們的師傅就是以前恆山派駐五臺開了宗廟的,本質上已經獨立,無論武學還是佛法上都不是萬花一系了。
在佛法上傳承的楊岐宗,著名的濟公和尚與日本的“瘋佛祖”一休大師就是這一宗的,可見這一宗的行事那真的是“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
定淡就常說:“諸法已持,諸戒何必”,據說她們的一個師弟法號就叫做不戒。
當年道門入吐蕃,就專程去五臺請動了她二人助力,那時兩人佛法武功都未大成,正要下山磨練,當即欣然而去。
十餘年後兩人功德圓滿回到中土,卻沒有回五臺,而是回了恆山。
以兩人身份修為與恆山五臺的關係,在五臺就是五臺分枝掌門,回恆山自然是八定長老。
不過她們回五臺當然不會在理會武林江湖中事物,回到恆山也需與恆山同步。
恆山派這些年雖然漸有退出江湖的趨勢,但畢竟五嶽劍派百年來都是衝殺在對抗魔教的第一線,與華山一樣哪裡是那麼容易退出的。
兩人歸恆山,正是恆山北遷不久,開拓草原大漠之時,兩人便與晉商車隊一道又遠遊北方,在北方新建了十幾座寺院庵堂。
北方傳法自然有其難度,正好華山普及教育,兩人順便請華山與寺院庵堂內一同修建學校以傳播教化。
華山道本來不太有佛道之分,畢竟三教合一,又與恆山鐵桿盟友,當然全力以赴,於是定淡定泊便常赴華山。
樂厚本來就是嵩山派在華山的代表,又與華山不少人交好,自是也常去華山,與定淡定泊兩位也是常打交到的。
誰知定淡定泊這一宗佛法,修到她們那個境界常常大異與其他佛門,很是有率性如我,遊戲人間的性情。
樂厚是個厚道人,不然當年嵩山派前輩也不會輕易收一個外地人為徒,畢竟嵩山處於對抗魔教第一線,魔教各種間諜手段層出不窮,收徒當然首先考慮知根知底,或者樂厚鄧八公這等性格難以隱藏的人。
樂厚雖然厚道,但當時嵩山派在左冷禪帶領下已經表現得咄咄逼人,對五嶽其餘四派雖未起吞併之心,也頗有點頤指氣使,嵩山派上上下下許多人自以為五嶽盟主,不自主的傲視其他門派一眼。
定淡定泊那脾氣自然看不慣,長自遷怒樂厚,她二人那性子與濟公有點像,頗喜捉弄嬉笑一下那些強者,對弱者報以同情。
所以華山上令狐靈衝與嶽靈珊這些頑皮愛捉弄別人的那些,真是惡人自有惡人磨,看見這二位像看見天敵一般,樂厚在華山也是被捉弄得聽見她二人就避。
樂厚與二人打過多次交道,知道定淡定泊其實是恆山派的武力擔當。
恆山閒靜兩位師太一般不出恆山,日常行走江湖的主要是定逸,但樂厚自認強定逸一線。
定雅坐鎮仙霞關,在試探下偶有出手,但定雅出手多次,毫無煙火氣,讓人輸都不知道怎麼輸的,莫測高深。
定淡定泊恆山五臺一系,據說是承的當年智深大師魯達武學,門中個個身體魁梧,力大如牛,但這一系輕功居然出奇高明,不是田伯光那種純速度型輕功,而是動手或在室內時輾轉騰挪猶如鬼魅,無聲無息,完全與她們壯大的體型相反。
暫不論功力相差太大的情況,定淡定泊的武功剛好把樂厚剋制得死死的。
若論田伯光那種輕功快刀,刀雖然快,但力度差,田伯光絕不敢接樂厚的反擊。
定淡定泊小巧輕功高明,可以從不同方向試探突破樂厚防禦,偏偏她們同時還是力量型選手,攻擊雖慢,但可以蓄而不發,不發之力足以抵禦樂厚蓄力之下的偶然一二反擊,飄然脫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