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第1/2 頁)
馮瑩慢慢地適應著這個時代的生活節奏,雖然沒有手機、沒有電燈、沒有冰淇淋。但有新鮮的空氣,有不用上班的自由,有衣可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讓她感覺還是很不錯的。尤其是慢慢把自己的編繩功夫拾起來後,芳清閣成為幾位孫小姐和孫少爺的常來常往之地,每天非常熱鬧,讓馮瑩一點都不覺得日子難熬。
一個人時,她也想過自己今後的路怎麼走,她想過自己弄個山頭,種田養狗,不必去侍候公婆,生育孩子什麼的,但以她現在的力量,這只是個想法,根本行不通。單是陸太夫人那關就過不去。
自從與陸雲諫的事變成不可能之後,太夫人幾次安慰她待到明年除服之後,就開始為她尋人家,目前已安排曾氏把上京城中門當戶對的人家都過了一遍,只等過了年就開始相看。
馮瑩一個頭兩個大,但一直以來現世安穩的性子讓她面對任何事情都是,車到山前必有路。所以,現在的馮瑩只想著更好的融入到陸家人的生活中來,因為她知道,不管自己將來如何,她都離不開陸家的幫扶。
此時,馮瑩正帶著陸婷和陸婉坐在自己後院的草亭子裡教兩個小姑娘編上回說的金魚。馮瑩前世學習一般,工作一般,人情世故一般,只兩點不一般,一個是手巧,另一個是腳巧。
打小上手工課時,其他小朋友都是父母幫忙做,她自己就可以做得很好。繡十字繡那會兒還給人做過帶料加工,也小小了掙了一筆,要不是肩膀疼的歷害,她都想當成自己的事業來經營了。
迷上了編織這些小手工之後,更是線不離手,家裡的小掛件、小擺設,包括晚輩的小毛衣、裙子之類的,馮瑩統統都包了下來。
雖然這個時代條件真的有限,好多自己以往的特長沒辦法發揮,但馮瑩還是努力回憶自己能利用的這門手藝。讓阿順給她燒製了幾根碳條,一邊回憶一邊記下來。
這個金魚就是她回憶了幾個晚上想起來了,經過自己的實驗後,成品很好,這才約了兩個小姐妹來。
陸婉看著馮瑩手中那金紅色的小金魚,喜歡的不得了,拎起來就往自己腰間比劃,一個勁地說,“我可以編給爹爹,讓他天天掛著。”
“這個需要慢慢來,看著簡單,編起來不但要有手勁,還得懂顏色搭配,你先不要急,等著選一條最漂亮的送你爹爹,可好?”
小姑娘用力的點頭,露出頰邊淡淡的酒窩,象極了姜氏。
在丹桂飄香的時節,陸婉親手編制的小金魚終於掛在了陸雲詮的腰間。陸家其他幾位爺也都掛上不同的掛件,把太夫人高興的一個勁誇馮瑩。
此時太夫人斜靠在迎枕上,額頭上帶的是馮瑩編的福祿壽抹額。用紅色和靛藍編的字,下面襯的墨綠的織錦裡襯,顯得太夫人富貴逼人。
曾氏此時正向老夫彙報中秋節的安排。
“老二既然定下來過年回來,我看中秋節就不要太鋪張了。等過年的時候,大家團結,再加上瑩姐也除了服,到時候一起樂呵樂呵。”太夫人緊緊了身上的夾襖道。
北方的冬天來的早,雖然才進十月份,依然有秋老虎,但一早一晚還是有些涼。
“是,我也是這麼想的。老大打發人送的節禮這幾天就會到,估計老二的也在路上,我想著,就按以往的慣例各家走動,母親看可有什麼需要添減的?”曾氏問。
“老二上回端午節送回來的那個糯米很好吃,如果中秋節還有的話,就把那個給柳夫人加上,其他的你看著辦吧。”
“是大理寺卿柳夫人?”曾氏問道。
“正是,上個月我去青山寺進香,麻煩她幫著留意有沒有與瑩姐匹配的兒郎。”
曾氏瞭然,這大理寺卿陳大人的夫人柳氏是京中出名的齊全人,雙方父母皆雙全,自己育有三兒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