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慈寧宮來人了(第2/2 頁)
,子女緣分這事,還真不是人力能及的!
皇后娘娘摸出了袖口的紙條,她深深看向了上頭的黑色字型:或許,人力不及時,可靠外力?
坤寧宮的小廚房,翌日便開始傳出淡淡的藥味兒……
只是,皇后到最後,都沒能體味出皇帝的真正“言下之意”。
這就是所謂的,當局者迷吧。
四喜公公出面,整個內廷的風向立馬掉了個個兒。
原本紛紛攘攘的“閉宮”一事,突然之間變成了“不可說”的大事。
更有那膽小的宮女太監,走路都加快了步子,生怕哪個犄角旮旯裡,突然傳出不該有的“聲音”,從而糟了連坐之罪......
外頭的紛擾,鍾粹宮因為鎖宮的關係,一無所知。
小德子將阿珂交給了小李子。
李有思娘娘說:“把人給乾清宮送去吧,皇上自會料理的。”
薛太后不想髒了自己的“手”,但背叛這事若是不從重處罰,只會禍及自身。
這時候,養子的作用就湧現出來了——為母后排憂,不也是孝順嗎?
李有思娘娘在安靜的日子裡,漸漸恢復康健。
王積年都覺得有些不可思議:“娘娘,您一定是得天之幸的大寵兒!這麼霸道的毒素,微臣想著,便是拔除乾淨了,您的身體也一定沉珂不已!沒成想,您竟然就跟吃了仙丹似的,一天一個樣的好了起來,真是莫大的奇蹟一樁啊。”
李嬪娘娘看著窗外透的暖陽微笑:“今兒的冬天,不似晚年淒冷。”
王御醫接話:“微臣也這麼覺得。”
“子民們,應該能貓個好冬吧?”李嬪看向了王積年。
御醫連連點頭:“我大景風調雨順、民丁興旺,乃盛世之景,亦是上天賜福!”
李有思笑了:“本宮倒是認為,這是先帝與當今聖上,同施仁政的果報。先帝在時,常唸叨政通人和、天下歸一,本宮瞧著,假以時日,先帝之語,必成真。”
“娘娘言之有理,臣附議!”王積年鞠躬。
“呵呵~”李有思捏著帕子嬌笑:“快去熬些上上等的湯藥來,本宮要好好養著,一起見證盛世之大景!”
念春走進來:“娘娘,太后宮中來人了。”
李有思的笑容立馬收斂:毓妃?
不對,人家現在是慈寧宮太后娘娘了!是普天之下,女子中的第一人。
“來者何人?”李有思問。
“是春桃姑姑。”念春湊近了,小聲道。
是她?
春桃、銀杏,是毓妃身邊的左膀右臂。
依著她如今的身份,非是要事,如何會動用這兩位?
“快請!”李有思的臉上飄起了溫暖的笑,心裡卻在暗暗嘀咕。
為何,總有種風雨欲來的感覺?
是自己想多了嗎?
但一介小小嬪妃,如何“請”得動慈寧宮的掌事姑姑?
難道,是在自己不知情的情況下,犯了什麼錯不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