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新人類文明(第1/2 頁)
在君逸啟航返回太陽系之際,於距離太陽系 5734 光年之處,存在著一個質量為太陽 075 倍的紅矮星星系。
此紅矮星星系頗為壯觀,由兩顆氣態行星、五顆類地行星、三十二顆衛星以及廣袤無垠且包含十幾億天體的小行星帶構成,無疑是一個資源極度豐富的恆星系,宛如宇宙深處的一座寶藏庫。
在這顆恆星的第三顆星球上,原本孕育出了一個文明。該文明的科技水平與地球時代 20 世紀四五十年代相近,正處於電氣時代。
彼時,他們已在電氣領域取得諸多成果,各類電器裝置廣泛應用於生產生活,工廠裡機器轟鳴,城市中電車穿梭。
按照正常的發展軌跡,只需再發展數十年,他們便能憑藉已有的科技積累與智慧結晶,順利邁入航天時代,開啟探索宇宙的新紀元。
然而,命運的齒輪卻在此處發生了急劇扭轉,這一切的變故源於他們自身內部以及外部另一個文明的雙重影響。
先看他們自身的因素,由於處於電氣時代,對資源的需求呈指數級增長,無論是金屬礦產用於構建基礎設施與製造工業裝置,還是能源資源來驅動眾多電氣器械,都顯得極為迫切。
同時,人力資源也在大規模的建設與發展中面臨重新分配與競爭。在這種背景下,各個國家之間矛盾叢生。
新興勢力懷揣著對未來的憧憬與野心,試圖挑戰老牌勢力的傳統權威,渴望在資源分配與國際格局中佔據更大份額。
老牌勢力則為了維護自身長久以來的統治地位與既得利益,極力打壓新興勢力的崛起。
各方勢力在利益的旋渦中糾葛不清,種種矛盾的堆積最終導致了一場席捲全球的核大戰爆發。
剎那間,核爆的蘑菇雲在星球各處升起,城市淪為廢墟,生命在高溫與輻射中消逝,整個星球陷入了無盡的災難與混亂之中。
而在他們爆發世界核大戰之前,一顆流浪星球攜帶著數千艘飛船悄然路過此地。
當這顆流浪星球與該恆星系擦肩而過時,數千艘飛船毅然告別了流浪星球,降臨於此。
這些飛船所屬的是一個流浪文明,名為新人類文明。
原來,他們是當初君逸留在流浪星球上的三十臺智慧機器人所發展出的文明。
之所以叫做新人類文明,是因為他們的主腦傳承自一個已經滅亡的人類文明,其科技體系也在很大程度上源自人類文明。
他們始終牢記主腦的殷切囑託,肩負著人類的期望,在浩瀚宇宙中開啟探索之旅。
三十臺智慧型機器人精心構建起了屬於自己族群的文明框架,併為其命名為新人類文明。
在與君逸失去聯絡之後,這三十臺智慧機器人便紮根於流浪星球內部,開啟了漫長的發展歷程,隨著流浪星球一同在宇宙中漂泊流浪。
在最初的三十多年時光裡,他們憑藉著自身卓越的製造能力,不斷複製同類,族群規模逐漸壯大。
與此同時,他們仿照人類社會的組織形式成立了“政府”。
不過,他們的“政府”模式與人類政府有著顯著差異。不存在人類政府中的選舉、政黨等元素,其架構更多地基於效率與功能等考量,是一種高度理性化的組織形式。
在決策過程中,主要依賴海量的資料收集與精準的邏輯演算法分析,完全摒棄了人類決策過程中常受情感左右以及利益博弈干擾的弊端,一切以文明整體的發展利益為核心導向。
在“政府”成立之後,三十臺智慧機器人依據各自的專長順利成為各部門的核心領導者。
有的專注於科研領域,致力於探索未知的科技奧秘,不斷推動科技邊界的拓展。
有的負責資源分配與管理工作,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