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一一對應(第2/5 頁)
單。
在第三日發生的這些事情裡,首先,鄧景亮是直奔著謝彥文而去的,他試圖下手的物件非常清晰明確,就只能是謝彥文,而當時島上包括程煜在內的所有人,都並不在別墅當中。
而謝彥文卻差點兒成功的埋伏鄧景亮對其形成反殺,但謝彥文的目標其實是不確定的,哪怕他心目中大機率的那個物件是蘇溪,但他所使用的手法,有可能成功,也有可能失敗,成功也未必會成功在蘇溪身上,只是蘇溪的機率更大一些而已。
這是其二。
第三條,經過蘇溪被殺以及隨後出現的許多古怪情況,使得程煜對於這陌生七人組之間的關係產生了一些新的猜測和推斷,這讓程煜懷疑,蘇溪和柳漫漫之間也有不可告人的關係,甚至於她們之間的關係比柳漫漫和鄧景亮之間更加的不可告人。
而根據這些有效的推論,以及不知道是否有效真實的猜測,鄧景亮之所以試圖殺人,甚至於明知道一旦謝彥文真的死了,最容易被懷疑的物件就是他,是因為他想在柳漫漫面前有所表現。
至少程煜大致上可以斷定,殺死白小玟,蘇溪所謂的殺人動機並不是她坦陳的她與陳宇曾經的關係,程煜認為這只是蘇溪放出來的煙霧彈,好讓剩下的人——其實也就僅僅只有程煜和郭平安兩個人而已,會誤認為她是要為陳宇報仇。但其實,蘇溪的殺人動機,或許跟白小玟一樣,只是為了減少競爭對手。
但蘇溪和白小玟的殺人動機雖然看上去是一樣的,但其根由又有所不同。
白小玟純粹是為了獨贏,各方面情況綜合來看,她都是孤軍奮戰,如果想要獨得獎金,就必須儘快的讓島上減員。或許她認為一旦發生死亡事件之後,其他人就會自亂陣腳,從而相互殘殺她試圖坐收漁人之利吧。
所以,白小玟就是純粹的貪慾。
而蘇溪不同。
如果程煜的猜測在大方向上是正確的,至少蘇溪就絕不是要獨贏的人,她或許幻想的是跟柳漫漫雙贏,而由於鄧景亮是柳漫漫的表弟,到了後期,他們三個人聯手的優勢就會被無限放大。
蘇溪殺人並不是完全源自於貪慾,而是摻雜了太多其他的東西。
在這樣的前提下,蘇溪又借用了替陳宇報仇,或者說是對陳宇始終懷有愧疚心理這麼個說法,那麼,蘇溪勉強可以算作是七宗罪裡的憤怒這個罪名。
而鄧景亮,他顯然也完全不知道蘇溪跟自己表姐之間的勾連,他之所以會急於在柳漫漫面前表現,則是因為他突然間產生了濃厚的危機感。
鄧景亮可不只是柳漫漫所說的“有點兒”饞她的身子,只怕這小子就是有著不切實際的背倫念想,又或者他跟柳漫漫之間並沒有三代以內的血緣關係也不無可能。而當他看到柳漫漫整天黏著程煜,主動獻媚幾乎就要主動獻身的架勢,於是乎就對程煜產生了相當奇怪的敵意。
既然都能有背倫的想法且試圖將其構築成現實,那麼這位鄧先生的心理上多少也是有些扭曲的,畢竟,倫理是人類與其他動物最大的區別之一,基於道德。在這種堪稱變態的心理影響之下,無論柳漫漫如何解釋乃至保證她和程煜之間的曖昧只是為了利用程煜,只怕鄧景亮也是絕不會信的。
這也能解釋,為何鄧景亮在上島的最初兩天對程煜多有試探,估計他逐漸相信了柳漫漫所說的程煜擁有不亞於郭平安的戰鬥力吧,所以,他知道直接對程煜下手怕是很難達成目的,於是,他對程煜的這種敵意,就演變成了一種試圖在柳漫漫面前迅速立功以讓她表姐明白,自己絕不比程煜差多少,乃至要比程煜還要更強,因為他可以為了柳漫漫做任何事情。
若是對鄧景亮的殺人動機做個定性,那麼就是由於嫉妒而產生的表現欲,於是,鄧景亮可以對應上七宗罪裡的嫉妒。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