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4/5 頁)
為什麼去報社,不是出版社。從翁美鈴的口中瞭解到,原來這時代與後世有點像。
後世,主流是絡,然後才是出版。這時代呢,卻是先報紙,然後出版。
到報紙,自然是首選《明報》了。這就與後世絡首選是一樣的。
眾所周知,香港《明報》之所以能夠成為在香港三足鼎立的大報社,是因為他們有一位大神,那就是武俠大師-----金庸!
《明報》創業初期,儘管創辦者不斷更改副刊內容,改變新聞路線,金庸更是抱病撰寫《神鵰俠侶》,但是《明報》還是一步步滑向“聲色犬馬”之路,銷量在千份之間起伏,第一年虧空嚴重。
《明報》的老員工都記得他當年辛勞的身影,一方面經常要通宵寫稿,另一方面又為經濟問題苦惱不已。有傳,一段時間他要靠典當來維持《明報》。據《明報》老職員回憶:“查先生那時候真的很慘,下午工作倦了,叫一杯咖啡,也是跟查太太兩人喝。”
那時,金庸住在尖沙咀,深夜下班時天星輪已停航,要改乘俗稱“嘩啦嘩啦”的電船仔渡海。每當他們深夜下班時天星輪早已停航,只好改乘電船仔渡海,但每次要等齊六個人才能開船,船費比較便宜。如果要即到即開,需要包租費三元。他們夫婦寧願捱著深夜涼颼颼的風等待,也不願包船過海。咖啡、渡船不過是其中兩個平常的故事而已,當年的艱苦可想而知。
倪匡曾:“《明報》不倒閉,全靠金庸的武俠。”當時金庸的武俠在《商報》上連載已擁有大量讀者。許多人為了看金庸武俠,開始關注《明報》。慢慢金庸的武俠打穩了《明報》基礎,加上沈寶新的經營手法,《明報》的廣告業務穩步上升。直至今日,方才躋身香港八大報刊雜誌之列。
同樣也是明報的賞識,黃易也才會從專攻繪畫,投入到寫作的生涯。
當知道這段歷史的古凡有理由相信,依照金庸先生的目光,自己的這部絕對有賣點。畢竟這書本身就是在明報成功的。
然而太有信心也不好,都有自信的男人最有魅力。可是翁美鈴這時候哪兒還顧的上什麼男人的魅力。看著這麼有信心的古凡,她的壓力山大。
她很擔心在明報拒稿後,古凡會怎麼樣。
“不行,一定要成功!”
甚至緊張的她,這時候比古凡自己更渴望成功。
至於古凡自己,他也渴望成功,只不過他不像翁美鈴那麼患得患失罷了。
這本書,後世已經證明了它的成功。而《明報》又是它的原伯樂。在這樣的條件下,又怎麼可能不成功。
所以,不需要擔心的……吧?
第6章、投稿風波
香港《明報》位於柴灣嘉業街。這條街雖沒有旺角,銅鑼灣等地繁華,但也是有名的商業街區。
真的站在這兒,古凡還是免不了心慌了。還是臉皮不夠厚,良知啊!
“要不咱們先去別的地方?”翁美鈴察覺了古凡的心慌建議道。
在她看來,古凡這稿子沒戲。即便有那萬分之一的希望,也應該是在一些報水平不夠的編輯下過審,而絕不會是這兒。所以她後悔了,後悔直接奔這來,應該先在報試試水的才對。
我不是碰瓷的。
古凡看著翁美鈴,深深吸了一口氣,寫道:“進!”
他當然可以要求翁美鈴養他,畢竟從表面上看,他現在是翁美鈴造成的,但是古凡真的不是碰瓷的。
《明報》報社辦公室內,冷氣吹得呼呼響,人們正忙得熱火朝天。“喂,阿方,把今天每日新聞的稿子交給我!”
“喂,阿圓,把生活欄目那篇老年人養生揭秘拿過來!”
“稿子呢,誰見到我的稿子了?”
…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