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頁(第1/2 頁)
斯巴達人對美塞尼亞的肥沃土地起了貪心,於是突然襲取美塞尼亞邊境上的一個小城鎮,致使戰爭爆發。但美塞尼亞人的步步為營戰術和頑強抵禦,迫使斯巴達人不僅傾全國之力,而且借了盟邦科林斯軍來助戰,才贏得了這場戰爭。
公元前7 世紀後期,美塞尼亞人不甘忍受斯巴達人的奴役,發動起義,第二次美塞尼亞戰爭爆發。後來在公元前5 世紀還出現了第三次美塞尼亞戰爭。斯巴達人正是透過這種戰爭手段,將殘酷的黑勞士制度確立下來。
黑勞士制度使斯巴達人不用從事農業生產,而進行專職軍事戰爭。國家分給每一個斯巴人土地和奴隸(黑勞士),作為他們專仕軍職的物質保障,整個斯巴達民族於是得以完全而且終身脫離社會生產而專門從事軍事活動。
斯巴達軍隊也實行公民兵制,兵農合一,兵民不分,但他們又是實質的常備軍,斯巴達公民都是終身的職業兵。
為了使每個斯巴達人都能成為合格的戰士,斯巴達人的軍事訓練是很嚴酷的。據說嬰兒一出生就要受長老檢查,體弱殘疾不合格者就要扔進山谷,只允許強健的嬰兒活下去。男童從7 歲便進軍營集中訓練,還要忍受名為考驗青少年忍受力的鞭笞。從18歲至20歲,便要接受軍事教育,並參加&ot; 克里普特&ot; 制度下的屠殺黑勞士的活動。20歲起正式成為軍人,直到60歲才完成服役。
斯巴達人的軍事訓練有擊劍、跑步、拳鬥和操練等。他們還透過軍歌來鼓舞戰士視死如歸的勇敢精神,例如一首軍歌中寫道:&ot; 不要怕敵人的軍隊,不要給恐怖所支配!
讓每個人拿著戰盾,站立在戰士的前驅。
生命是不足憐惜的,預言家所說的死亡,在我們反覺得可愛,有如一片燦爛旭陽……
青年人,比肩作戰吧,不要作可恥的逃亡。
青年人,比肩作戰吧,不要作懦夫的醜態……&ot; 斯巴達作戰主要靠步兵,尤其是重灌步兵。每個斯巴達人都是重灌步兵。
每次作戰時,斯巴達戰士都要攜帶帶有鐵頭的長矛和短劍進行肉搏戰,帶著有鑲銅的圓盾、鐵製的頭盔、金屬胸甲和草制護脛作為防禦性裝備。這些裝備足有30公斤之重,重灌步兵可謂名不虛傳。由於斯巴達輕視商業貿易,航海業很不發達,沒有像樣的海軍,騎兵也較少。
斯巴達徵戰方法像整個希臘世界一樣,主要依靠方陣作戰,但它的方陣比雅典的更具有衝擊力。作戰時,重灌步兵的矛兵按方陣組成密集陣列,縱深為8 列橫隊。各橫列之間的距離,行進時為2 米,進攻時為1 米,打擊退敵時為05 米,方陣作為一個整體,像一堵帶矛的牆壓向敵人。此時的輕裝步兵的弓箭手和投石手在方陣前方向敵人射擊,打亂敵人陣腳。當方陣進行進攻時,他們則退到方陣兩翼和後方配合作戰。
但是,由於方陣的陣線太長,進攻時需保持整個陣列的秩序,如果區域性過於突出或落後都會造成戰線的紊亂,這對作戰是不利的。可是方陣在早期希臘軍事戰爭確實發揮了巨大的威力,後經腓力和亞歷山大改進成馬其頓方陣。馬其頓方陣馳名一時,成為當時所向披靡的一支勁旅。後來的羅馬人又接受並發展了馬其頓方陣,用於早期征服戰爭。
總而言之,公元前8-前6 世紀是希臘文明迅猛發展的時期。但到公元前5 世紀時希臘文明面臨著巨大的挑戰,一場意想不到的外來戰爭是否要中斷剛剛蓬勃發展起來的希臘文明古希臘文明也可能像歷史上其它無足輕重的諸多文明那樣被扼殺在搖籃裡,不能大發光彩嗎於是希臘人為了生存、獨立和保護自己的燦爛文明,團結起來實行全民皆兵,協同作戰,與東來的波斯人進行了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