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武曌(十二)一代女皇(第2/5 頁)
武則天利用自己的政治手腕,不斷製造輿論,誣陷李賢企圖謀反。同時,她還安排親信向唐高宗進讒言,使得唐高宗對李賢產生懷疑。最終,唐高宗決定廢黜李賢的太子之位,並將其流放到巴州(今四川巴中)。
在流放期間,李賢一直生活在恐懼之中。武則天並不滿足於,僅僅廢黜李賢的太子之位,她想要徹底剷除這個,潛在的競爭對手。
於是,她派遣使者前往巴州,逼迫李賢自盡。面對母親的無情迫害,李賢悲憤交加,但又無力反抗。最終,他選擇了以死明志,結束了自己年輕的生命。
李賢的悲慘命運,令人惋惜,他本有機會成為一代明君,卻因為宮廷鬥爭而含冤離世。他的遭遇,也反映了唐朝時期宮廷內部的黑暗與殘酷。
三子李顯和四子李旦,這兩人都曾登基稱帝,但他們的命運卻充滿了波折。武則天將他們玩弄於股掌之間,把他們當作政治遊戲中的棋子,讓他們在朝堂之上上下下地徘徊,時刻面臨著生死存亡的威脅。
,!
而他們的子嗣,那些作為武則天孫子輩的孩子們,也不幸地成為了這場政治鬥爭的犧牲品。其中好些人因受到政治陷害,最終被武則天無情地處死。
小女太平公主,一個本應享受榮華富貴的女子,卻多次陷入政治漩渦之中,成為了眾人矚目的焦點。我的命運似乎總是與權力和陰謀交織在一起,讓我無法擺脫。
曾經,我的母親武則天掌握著天下大權,而太平公主作為她的女兒,也被捲入了這場權力遊戲之中。儘管我盡力保持中立,但政治鬥爭的殘酷現實卻讓我無處可逃。太平公主曾試圖保護自己,但最終還是未能逃脫政治清算的厄運。
然而,正是那場神龍政變,改變了一切。它不僅推翻了武則天的統治,還拯救了太平公主兄妹三人的性命。如果沒有這場政變,或許他們早已成為武周曆史中的犧牲品,消失在時間的長河裡。
孃家的親人,例如武則天的幾個兄長,親姐姐,還有外甥女等等。據詳盡且可靠的歷史記載所述,他們都直接或者間接地,由於與武則天相關的種種原因,而接連喪失了生命。
武則天的兄長們,原本或許懷揣著家族榮耀的期望,然而在複雜的宮廷權謀與家族紛爭中,逐漸陷入了無法自拔的困境,最終落得悲慘的結局。
她的親姐姐,可能曾在某個時刻寄望於藉助武則天的權勢為自己謀取一份安穩與尊榮,卻未曾料到在這波譎雲詭的局勢裡,被無形的力量推向了死亡的深淵。
至於她的外甥女,正值青春年華,本應有著美好的未來,卻也在這充滿陰謀與算計的漩渦中,難以自保,香消玉殞。
這一系列的悲劇,不僅是個人命運的悲哀,更是那個時代的黑暗寫照,揭示了封建宮廷鬥爭的殘酷無情,以及對人性的扭曲和摧殘。
一直以來都有這樣的說法,天子沒有家事,皇帝就是孤家寡人。在那至高無上的皇位之上,所面臨的局勢錯綜複雜,波詭雲譎,皇帝需以整個天下為棋局,權衡各方勢力,做出關乎國家興衰,百姓生死的決策。
因此,皇帝的血液裡,必然要流淌著絕情和狠勁。這種絕情,並非是無情無義的冷酷,而是在面對重大抉擇時,能夠摒棄個人情感的牽絆,以國家和社稷的利益為重。這種狠勁,也並非是肆意妄為的殘暴,而是在治理國家、剷除奸佞時所展現出的果敢和堅決。
而這些決絕的決斷,恰恰正是武則天一生之中,最為擅長運用的政治手段。在她的政治生涯中,面對無數的艱難險阻和重重危機,她始終能夠保持清醒的頭腦,以果敢堅毅的態度,做出一個個影響深遠的決策。
關於武則天的個人能力,施政的手段以及所取得的政治功績,自然無需過多贅言。後世的歷史長河中,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