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2/5 頁)
人都會做這類夢,這是人類祖先幾百萬年的樹上生活所留下的遙遠的回聲;或者夢見逃跑,跑得筋疲力盡,氣喘吁吁,兩腿發軟,心驚膽戰,至於是要躲避什麼,也就是那個造成恐懼的主體,倒常常不在夢境中顯現。專家們說,這同樣是人類祖先幾百萬年生存的遙遠回聲,那時人們總是在猛獸爪下掙扎逃命,百萬年的恐懼如今固化在基因深處。還有就是青少年時的綺夢,家鄉話叫花夢,夢景當然與異性有關,在夢中你幹了平時不大敢想更不敢幹的事,最後常結束於一次快意的噴射,然後恍然從夢中醒來。不用說,這樣的夢更是來自於本能了,畢竟性慾是人類及所有有性動物最重要的本能。
另一類夢境則來自於個人的社會經歷。比如他常常夢見考試,夢境總是籠罩在焦慮之中,或者鋼筆沒水了,或者看不清考題,或者憋著撒尿,等等,反正絕不會順順當當讓你把考題做完。即使他大學畢業並永遠告別了考試,這些夢仍頑固地出現。偶爾也有輕鬆適意的夢,比如許劍七八歲時總夢見自己在池邊玩耍,池水如鏡,垂柳依依,一個可愛的小女孩拂開柳絲向他跑來,笑容像天使一樣燦爛。這個夢多次重複,以致於許劍曾問過媽媽:我夢見的究竟是哪兒?是不是我上輩子去過的地方?媽媽想了想,笑了,一語道破天機。原來很平凡的,那只是他童年生活的倒影。四歲之前他生活在老家,那兒就有一個這樣的水塘,也有一個同齡的玩伴,但小女孩的名字他們再也回憶不起來了。這類夢從表面上看,似乎和人的本能無關,但若仔細考究的話,仍能從中看到本能的影子,看到“恐懼”和“性慾”。
還有一些夢似乎歸不到上述兩類中去。在大學期間,許劍做過幾次內容雷同的怪夢――竟然夢見他變成了上帝!並不是說他變成宗教畫中的上帝,那個上帝是雅利安人種,高鼻深目,淺瞳彩發,許劍在夢中也變不來這種模樣的。不過,他在夢中確實有了上帝(西方那個愛思考的上帝)的目光,高踞雲端,俯瞰塵世眾生,包括一個叫許劍的醫學院學生。
這當然是教馬列哲學的張上帝害的。張上帝的名諱已經忘了,課堂上他口不離上帝,故在學子中落了這個雅號。他的話被學生們戲稱為“上帝語錄”。一個乾巴瘦小的中年男人,其貌不場,不修邊幅,毛衣袖口和下襬總是散了邊,散落的毛線如流蘇一般,他就拖著流蘇為學生們上課。他的皮鞋常常積著浮塵,而襯衣領口的顏色也十分可疑。看著他的尊容許劍總是免不了想:在這位上帝家中,後權肯定強於王權。
在大學裡教馬列哲學是件不討好的事,但張上帝卻因其不務正業而在學生中極受歡迎。在課堂上,他除了該講的課本內容不講外,什麼都講,天上地下無所不包,還常常有一些相當異端的觀點,來幾句十分閃光的雋語。很多老師上課都有獨特的習慣,比如教外語的趙老師只在黑板的左邊板書;教生理解剖的向老師在結束一堂課時,會準確地、動作瀟灑地把粉筆頭擲到粉筆盒裡;而張上帝的習慣動作是抿圍巾:身體微向後仰,脊背靠在黑板上,兩手在胸前一左一右地抿著他的老式圍巾(冷天),或虛擬的圍巾(熱天),慢聲細語、從容不迫地開始他的胡侃,黑板上一直是空白。下課鈴響時他才匆匆讓大家翻開課本,說:
“快,咱們把課本內容串一下。”
同學們很歡迎他的胡侃,但對他的拖堂嘖有怨言。張上帝從善如流,很快改了他的教學流程。以後上課時,他先用三五分鐘時間把授課內容匆匆串一下,然後合上課本,笑眯眯地向講臺下俯過身子:
“現在咱們開始?”
下邊鬨然同意:“好!開始!”
這位口不離上帝的人其實根本不是宗教狂,而是一個真正的唯物主義者,非常徹底非常純粹的那種。對這幾代的中國人來說,“唯物主義”這個詞天然帶著褒意,但聆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