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造物司(第2/3 頁)
來守護。
在工部的研製過程中,劉護衛展現出了極高的專業素養和責任心。他不僅親自監督每一步的研製流程,還時常與工匠們交流探討,共同解決遇到的問題。在他的努力下,手雷的研製工作進展得十分順利。
劉護衛,作為一位深謀遠慮的朝臣,為了更好地推進手雷的研製工作,向皇帝提出了一個頗具遠見的建議。他提議讓林東陽在皇家制物司擔任制物長一職,以便他能夠更頻繁地前往工部與劉護衛進行研究和溝通。
這個提議得到了皇帝的認可。雖然制物長這個職位並沒有明確的官級,但它在皇家體系中的特殊地位使得其擁有極高的權威性和影響力。林東陽擔任此職後,無論走到哪裡,都會受到別人的重視和接待。這不僅為他提供了極大的便利,也讓他在朝廷中的地位更加穩固。
對於林東陽來說,這個任命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榮譽和機遇。他深知,自己將肩負起更重的責任,同時也將迎來更多的挑戰。但他並沒有退縮,而是欣然接受了這一任命,並決心全力以赴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在擔任制物長期間,林東陽充分發揮了自己的技能,與劉護衛緊密合作,共同推進手雷的研製工作。
至於其他的東西,林中陽也沒有忘記,尤其是貝殼,在古代,貝殼被廣泛應用,想到那片浩瀚無垠的海岸邊,林東陽的心,如同被海風輕撫過的帆,既堅韌又充滿探索的渴望。他未曾忘卻那些散落在沙灘上的貝殼,它們不僅僅是自然賦予的裝飾品,更是歷史長河中智慧與文明的見證者。
林東陽深知,在古代匠人的巧手下,那些看似平凡的貝殼,竟是構築宏偉建築不可或缺的秘密武器——水泥的合成,離不開它們的身影。那是一種古老而神秘的技術,將貝殼的堅韌融入磚石之間,讓建築得以屹立不倒,歷經風雨而依然巍峨。
不僅如此,貝殼還蘊藏著另一項令人驚歎的用途——燒玻璃。這一知識,如同深海中的珍珠,雖璀璨卻鮮為人知。林東陽雖不明其中詳細工藝,但他那顆渴望創新與變革的心,驅使他利用手中的權力,下令船隻遠赴海洋,滿載而歸的不僅是那些承載著歷史記憶的貝殼,更是對未來無限可能的憧憬。
而對於貝殼中那鮮美的肉質,林東陽並未將其視為廢物,反而心生妙計。他吩咐海邊的人們,將這份自然的饋贈晾曬成幹,既保留了海洋的味道,又便於儲存與運輸。待到下一艘帆船揚帆起航,這些承載著海風與陽光的肉乾,將隨著波濤一同前往京城,成為餐桌上的一道獨特風景,也讓遠離海洋的人們得以品嚐到海的滋味。
此外,林東陽的目光並未侷限於貝殼本身,他還注意到了那隨波搖曳的海帶。在他的倡導下,海邊的漁民們開始採集海帶,將其加工成各式各樣的商品,不僅豐富了市場,更為那些靠海為生的人們開闢了一條新的生計之路。這不僅是對海洋資源的合理利用,更是對海邊社群經濟發展的有力推動,讓那片曾經默默無聞的海岸,煥發出了前所未有的生機與活力。
林東陽,這位心懷壯志的智者,從不以輕視的目光看待古代的能工巧匠。他深知,那些在歷史長河中默默耕耘的匠人們,擁有著令人驚歎的智慧與技藝。若是從源頭追溯,細細品味那些古老技藝的精髓,現代社會的諸多技術奇蹟,或許都能在他們的手中得以復原,甚至超越。
因此,在林東陽的眼中,每一個建議、每一個奇思妙想,都如同種子般珍貴,等待著能工巧匠們用汗水與智慧去澆灌,使之生根發芽,綻放出絢爛的花朵。他從不強求,只是提出自己的構想,而那些工匠們,彷彿被一股無形的力量所吸引,紛紛投身於這場創新與復原的盛宴之中。
林東陽深知,激勵與回報是激發工匠們創造力的關鍵。於是,他慷慨解囊,對於那些能夠成功實現他構想的工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