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學堂(第2/3 頁)
是小孩子自然會受到影響。所以當時二公子建造宅院的時候,我才處處干涉,一再強調要按照普通人家的辦法來修建裝飾,就是這個原因。”
孫大儒聞言,眼中閃過一絲恍然之色,道:“原來如此。這麼說來,太子府邸的修建也可能存在同樣的問題了?”
林東陽點了點頭,道:“很有可能。所以如果太子和太子妃想要孩子的話,恐怕得在居住環境上做些改變。”
孫大儒聞言,陷入了沉思。片刻後,他抬起頭,看著林東陽道:“東陽啊,你這番話對我啟發很大。我會找個機會向太子進言的。不過此事關係重大,你可千萬要保密啊。”
林東陽聞言,鄭重地點了點頭,道:“您放心,我一定會守口如瓶的。”
林東陽猶豫了一下,還是補充道:“這個事情一定要把我摘出去呀。而且,一定要確定太子和太子妃的身體沒有其他問題,這個方法才有可能行得通。另外,就是這些太醫,我倒不是說他們醫術不好,只不過他們都是官場老手,行事必然會有些圓滑。最好是能找到像錢大夫那樣,既能和民間醫生交流,又能靈活處理問題的人才。”
孫大儒聽了,點了點頭,說道:“你的意思我懂。太醫嘛,確實很多時候不敢擔責任,這也不怨他們。你放心,此事我會去運作,不會給你帶來麻煩的。”說著,他忽然一笑,繼續說道:“真是沒有想到,皇上只有兩個兒子,居然兩個兒子都要借你的力。本來呀,皇上打算過段時間就給你嘉獎,這樣看來還是要往後推一推。”
林東陽連忙擺手,說道:“不用嘉獎了,能住進那個大院子我就已經很高興了。”
孫大儒哈哈笑道:“你也太小瞧皇家的氣魄了。你就放心等著吧,小子呀,你這個小子就是吃虧在太年輕,你要是再大個幾歲,高官厚祿不成問題呀。”
林東陽不由得笑了起來,說道:“孫大儒,你還不瞭解我嗎?我可不要什麼高官厚祿。我就是個小老百姓,要是真做了高官,說不定我就成了個昏官,到時候你可要小心,咱們一起挨百姓的罵。”
孫大儒指著林東陽哈哈大笑,然後擺擺手,讓他趕緊走,以免看到自己生氣。林東陽笑眯眯地告辭了,一路回到林家。
回到家中,林東陽的心情格外輕鬆。他深知自己並不適合官場的爾虞我詐,更喜歡在民間做些實事。
三日後,晨光初破曉,林逸風一行人踏著薄霧,懷揣著對知識的渴望,步入了孫大儒那聞名遐邇的明鏡學堂。至於趙,李兩位舉人,則成為旁聽生,這不僅是一次簡單的求學之旅,更是林東陽費盡心思,以他那不屈不撓、死皮賴臉的精神,從孫大儒那裡磨得的一份難得機遇。
孫大儒,學富五車,德高望重,其學堂之門向來只為真正有心向學之士敞開,而今,林逸風等人與趙、李兩位舉人得以同堂聽講,實屬不易。
趙、李兩位舉人,身為地方上的才俊,此番屈尊為旁聽生,實則是為了更深入地探索學問的海洋,他們各自攜一書童,緊隨主人步伐,眼中閃爍著對未知世界的好奇與嚮往。其他僕從則留在林家。
至於那些留在林家的僕從們,則在林東陽的精心安排下,各司其職,井然有序。林東陽,這位林家的智囊,以其獨到的眼光和卓越的領導能力,將家中事務打理得井井有條。他深知,此次求學不僅關乎個人前程,更是林家聲望的一次提升。
明鏡學堂內,書聲琅琅,墨香四溢。林逸風等人坐在學堂的一隅,靜心聆聽孫大儒的教誨。孫大儒的講解深入淺出,旁徵博引,令聽者如沐春風,心曠神怡。那些深奧的哲理,經過他的點撥,彷彿變得生動起來,讓人豁然開朗。
林東陽目送著林逸風等人與趙、李兩位舉人遠去的背影,心中既有不捨也有期待。轉身之間,他便投身於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