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村裡開設的小學堂(第1/3 頁)
林墨軒聽了之後,點頭說:“這樣更好,我確實需要緩解一下現在的心理壓力,而且做一些我喜歡的事情能讓我更高興,那我應該會更愛讀書。再說,有你在背後支援,應該會有很多人過來讀書。”
林東陽一聽,說道:“對,而且你也不用光教孩子,你可以讓大人也來聽,也來學呀。以後村子一定會發展得越來越好,多學一些對他們也有好處。這樣,每個人五天交一個雞蛋或者一把青菜,應該也會有人來。”林墨軒說:“都是鄉里鄉親,也不能要他們的東西呀。”
林東陽撇嘴說:“白給的東西沒人要,你要是收了雞蛋,反而會有人來。而且你現在身體啥樣了?你看看我,我都比你高一頭了,而且你以後考科舉沒有個好身板,估計你連考試的號房都出不來,應該多吃點兒雞蛋補一補。”
其實林墨軒家生活並不是很困難,他家地有很多,要不然也不能供得起兩個人讀書。但也是因為負擔兩個人讀書,家裡的生活條件並不好,而且家裡還有叔伯弟弟等,也不能把所有的好吃的都給林墨軒吃,而且林默軒的父親多年來沒有考上秀才,家裡人也頗有怨言,這也給林墨軒父親很大的壓力。
不過,要是林墨軒自己能賺些雞蛋來補貼生活,那其他人也不能說什麼,畢竟大人還是要臉面的,不可能上孩子這,搶孩子自己賺來的補貼。林墨軒聽了東陽的話,想了想,說:“那好,那就按你說的來辦。”東陽又說道“那你在這兒再呆兩天,過兩天我和你一起回村裡,和族長商量這些事情,省得你自己還不好開口,到時候白出力,說不定還要被人說。我得好好地替你想想辦法。”過了數日,林東陽眼見堂弟林東明已然遊刃有餘於書卷之間,就將院落瑣事打理好,與林墨軒結伴,踏上了返回林家村的路途。
歸家後,林東陽稍作休整,翌日清晨,便迫不及待地前往三位堂爺爺處,將自己的一番籌劃和盤托出。三位老者聽聞,皆點頭稱許,認為此乃良機,能令村中百姓習得識字與算術,即便日後不隨東陽外出謀生,亦能憑此技藝自立門戶,找尋活計,實為一技之長,惠及長遠。
於是,四人一行,步履匆匆,找到族長。一番商議之後,他們決定即刻行動,於村頭召集全體村民。東陽心懷激動,手執銅錘,用力敲響了村頭大樹枝頭懸掛的古銅鑼,敲銅鑼,是村裡每一個孩子的夢想,但是誰要敢私自來敲銅鑼,就會接受一頓毒打,銅鑼那清脆的響聲,穿透晨曦,迴盪在村莊的每一個角落,這是他兒時夢寐以求,卻未曾實現的壯舉。村民們聞聲而動,紛紛走出家門,匯聚於村頭,交頭接耳,議論聲此起彼伏。
族長見狀,高聲呼喊,要求眾人安靜,言道:“諸位鄉親,請靜一靜,東陽有要事要說。”眾人聞言,皆屏息凝神,目光聚焦於林東陽。近月來,因東陽在鎮上買房買鋪的原因,村中眾人皆有所獲益,故對其言極為敬重。
林東陽踏上村頭那塊見證了無數代人成長的大石,朗聲說道:“諸位叔伯,今日我讓大家來,有事相商。大家都知道,我在鎮上已開了店鋪,未來更有志向前往南郡城。因此,我特意請林墨軒,在村中開設學堂,教授識字與算術,來提升大家的能力。到時,將由墨軒主持考試,選拔前五名優秀者,入我鋪中做事。畢竟,南郡城繁華複雜,不識字、不懂算術,難以立足,更怕外出送貨時迷失方向。”言畢,人群中爆發出一陣善意的笑聲。
東陽續道:“大家別笑,南郡城很大,容易使人迷途。我才請林默軒給大家講設學堂,我希望孩子優先,最好人人都能參與,因為明年墨軒將參的童生試,明年就不能給大家開課,所以大家一定要珍惜這個機會,而且大家放心,就算今年沒有選上,但是我明年還要招人,而且後年還要招人呢。大家若能掌握識字與算術,日後即便自行前往鎮上求職,亦將更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