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第3/4 頁)
地點直撲維也納是極為有利的,佔領首都以後,皇帝便可向整個奧地利君主國發布法律。拿破崙聽完這份報告,大發雷霆,怒氣衝衝地向伯納吼道:“什麼,你太大膽放肆了,一個年輕軍官居然妄想替我制定一個戰役計劃!出去,等候我的命令。〃這位年輕軍官剛出去,拿破崙頓時改變了腔調,他說:”那是個有為的青年人,他的觀察是正確的。我不能讓他去冒被打死的危險,我以後還用得著他。告訴貝爾蒂埃,下令叫他離開這裡去伊利里亞。“
命令發出去了,伯納上尉未能參加即將來臨的戰爭,大家認為這是對他輕狂的懲罰,誰也沒想到這是拿破崙為儲存一個有為青年人的性命而採取的措施。戰役結束後,拿破崙要晉升功勞最大的軍官,伯納上尉沒被列入晉升名單,人們認為他已失去了拿破崙的歡心。可拿破崙得知後,親自將伯納的名字添在其他晉升人員的前面。
烏爾姆一戰,奧軍損失50000餘人,丟失大炮200門,軍旗90面,多瑙河地區的奧軍幾乎全被殲滅,將軍都成了俘虜,通向維也納的大門被開啟了。就在這時,拿破崙接到了一個悲慘的訊息:維爾納夫指揮的法國、西班牙聯合艦隊在直布羅陀西口的特拉法加海角,同納爾遜海軍上將率領的英國艦隊進行了19世紀最大的一次海戰。結果,法西聯合艦隊全軍覆沒,維爾納夫本人被俘,而英國艦隊卻完好無損,取得了殲滅法國海軍的偉大勝利。但此時的拿破崙已顧不上海上的失敗了,他要向維也納進軍,趕在俄奧兩軍會合前佔領維也納。
奧斯特里茨戰役在拿破崙向普魯士頻頻伸出橄欖枝、並答應將漢諾威贈送給普魯士的同時,俄皇亞歷山大一世也在極力拉攏普魯士國王弗里德里希。威廉三世,慫恿他加入第三次反法聯盟。普王為拿破崙的許諾所吸引,拒絕了俄皇的要求。俄皇見軟的不行,便來硬的,他用威脅的口吻暗示俄軍將強行透過普魯士領土。威廉三世也表現出一種出乎意料的強硬態度,他回答說:“如果沙皇這樣做,普魯士將同法國結成同盟以抗擊俄軍。〃可就在這時,從普魯士南部傳來訊息說,從漢諾威向烏爾姆開進的法軍第一軍,為了爭取時間到達預定戰場,竟不經普魯士的允許,強行透過普魯士的領地安斯巴赫。威廉三世頓時怒火沖天,他對拿破崙這種隨意踐踏別國主權的行為極為憤慨。儘管第一軍軍長貝爾納多特遵照拿破崙的命令對普魯士提出許多有利保證,並作出種種友好的表示,但仍不能使普魯士國王平息怒火。作為報復,威廉三世又回過頭來向沙俄靠攏,他邀請亞歷山大一世前來柏林會談。俄皇利用這個機會,苦苦勸說了普王八天,普王終於同意站到反法聯盟的一邊。不過,由於奧地利軍隊在烏爾姆的覆滅以及對拿破崙的恐懼和漢諾威的引誘因素,威廉三世沒有答應立即出兵作戰,只同意與俄、奧簽訂波茨坦條約。根據此條約,普魯士願以武力為後盾進行調停,如果調停失敗,普軍再從西部發動對法軍的進攻。條約簽訂後,亞歷山大一世離開柏林,直赴奧地利戰場,普魯士則準備向拿破崙提出最後通牒,限法軍在一個月內撤出奧地利國境,否則,普魯士將對法宣戰。
普魯士使臣於11月14日出發,給拿破崙提出的最後期限是12月15日。與此同時,十幾萬普魯士軍隊開始向南部邊界集中。密切注視著柏林動向的拿破崙立即探知了這些情報,他意識到形勢的嚴峻性,一旦普軍十幾萬軍隊在法軍背後投入了戰鬥,法軍將受到俄奧普三軍的圍攻,要想取得勝利,必將付出更高的代價。拿破崙當機立斷,力求趕在普魯士參戰前儘快搶佔維也納,切斷在因河一線的俄軍退路,在查理大公率領奧軍回到奧地利之前,把這支俄軍包圍並消滅在多瑙河以南地區。
正當拿破崙部署軍隊準備圍攻俄軍時,俄軍統帥庫圖佐夫似乎已覺察了拿破崙的意圖,他極為明智地採取了應急措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