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走入婚姻殿堂(第1/4 頁)
李雨和芷畫滿心歡喜地籌備著屬於他們的婚禮,每一個細節都傾注了兩人滿滿的愛意與期待。而與此同時,李雨的父母也沒閒著,同樣在為這場婚禮忙前忙後、操碎了心。
要知道,那時候的結婚雖說沒有現在這麼多繁瑣複雜的規矩,但其實還是挺有講究的呢!就拿婚前鋪床這件事來說吧,可不是隨便找個人就能行的。按照傳統習俗,得專門去找那種已經生過兒子的大媽來幫忙才行。
話說回來,在八十年代的時候呀,結婚時請生過兒子的大媽給新人鋪床可是相當流行且被大家看重的一種習俗!為啥會這樣呢?原來,在那個年代裡,人們普遍都相信這些生過兒子的大媽身上有著獨特的福氣和特別好的生育運勢。要是讓她們來給新人們鋪床的話,那就彷彿可以把這份福氣和好運直接傳遞給即將步入婚姻殿堂的小兩口啦。而且大家心裡還默默祈禱著,希望這對新人婚後也能像這些大媽一樣,早點兒生出大胖小子,將來子孫滿堂、幸福美滿!
這不,單為了鋪床這件小事,李雨的媽媽跟芷畫的姐姐可費了不少心思,經過一番精挑細選之後,最終決定邀請隔壁鄰居家的劉娘和莊娘來給這對甜蜜的新人鋪床
要說這兩位大媽,她們各自都生下了兩個甚至更多的兒子。所以李雨的媽媽打心眼兒裡覺得,只有像劉娘和莊娘這樣好生養的大媽才能真正給自家孩子帶來吉祥如意和滿滿的幸運!
儘管現代這個時代,這種古老的習俗正逐漸被時間所沖淡和遺忘。然而,不可否認的是,在往昔歲月裡,它曾作為那個特定時代婚姻文化體系當中的一抹獨特色彩而存在著。這一習俗宛如一枚珍貴的歷史印章,深深地烙印在了當時的婚姻生活之上,承載著人們對於未來家庭幸福美滿、人丁繁榮昌盛的殷切期望與美好憧憬。
每一次結婚前的這樣的儀式舉行,都彷彿是一場充滿祝福與希望的盛宴,大家衷心地期盼著新婚夫婦能夠承接這份幸運,順利誕下男嬰,為家族延續香火,開枝散葉。
因為在那個年代,國家在實施計劃生育,在只能生一個的規定下,很多家庭都希望可以生一個男孩。在當時還比較保守的年代,兒子被視為家族傳承的重要支柱,他們肩負著光宗耀祖、振興門楣的重任。所以,這個習俗不僅僅是一種簡單的形式,更是凝聚了世世代代人們對於美好生活追求的深深渴望……
李雨和芷畫認真準備著他們人生中的大喜事——婚禮,並誠摯地向那些曾經與他們有著深厚情誼的人們發出了邀請。這些人不僅包括昔日親密無間、如今各奔東西但感情依舊如初的老同學,還有每日並肩奮鬥、共同為事業拼搏的同事們,以及住在隔壁的和藹可親的鄰居們也在受邀之列。
而李雨自然不會忘記邀請自己單位團委的黃書記。當李雨來到團委辦公室時,黃書記看到他後開心地說:“老李,今天什麼風把你吹來了,快進來坐。”
李雨笑著說道:“我就不坐了,我今天來是告訴你,我要結婚了,是來請你的!”“哈哈,老李啊,恭喜恭喜!終於等到這一天啦!話說回來,還有什麼需要提前準備的嗎?要是有任何需要我幫忙的地方,可千萬別跟我客氣,只管開口就是,我肯定會全力以赴幫助你們把這場婚禮辦得風風光光的!”黃書記上前拍著他的肩膀,非常熱心的說道。
原來,李雨一直在子弟校負責團支部的工作。在組織子弟校學生參與單位團委組織的各類團組織活動期間,他總是積極主動、充滿激情,充分發揮自身的才能和智慧,為活動的成功舉辦貢獻出不少力量。也正因如此,他對團組織活動那份真摯的熱愛深深打動了黃書記的心,兩人在長期的合作與交流中逐漸建立起了無比融洽的關係,久而久之便成為了無話不談的好朋友。
面對黃書記如此熱忱的關懷與支援,李雨心中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