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一章 父皇……父皇他……(第1/4 頁)
《淮南子·齊俗訓》所載,是以人不兼官,官不兼事,士農工商,鄉別州異,是故農與農言力,士與士言行,工與工言巧,商與商言數。
所謂四民之分,到了今天已經不能適用於國朝的發展。
歷經數年的調整,國朝現如今對於人才的劃分基本上已經完成了更為詳細的分類。
如工學這一類,其中最頂尖的大匠師官爵等同正五品員工部郎中銜,並可在立下大功後,官至三品,爵封縣伯。
數術之學也已經在科舉中佔據重要地位,元佑十二年冬,朝廷下旨戶部官員必須精通數術,凡與財賦之事有關之職務,非有數術之學者不可為。
軍中、地方、關口市舶司等重要職務,在正常科舉之外,還需有一場專攻數術的考核,合格之人才可任之。
便是前往市舶司負責監察的太監,都得進行一場數術的考試。
精通數術的薛寶釵大人,如今已經官至翰林院侍講學士、戶部郎中,兼任國子監數術教諭,成為無數數術學子的先生。
去歲開始,由皇帝下旨,內閣核准,薛寶釵開始入宮中給太子及諸皇子講學,成了實際上的太子師。
“林姐姐幫我看看,這樣子會不會太激進了些……”
外面過年的爆竹聲對於小兩口來說,沒有什麼多大的區別。
給隨行的丫鬟婆子以及親兵扈從發完了紅包,兩人又恢復了平時的日常生活。
黛玉拿著一本赦大老爺搶回來的西洋雜書,邊讀邊翻譯,準備豐富家中藏書。
賈琮則是開始了《大夏高等教育規劃方略》、《大夏基礎教育改革策》、《皇家最高科學技術獎設立草案》等一系列奏疏的撰寫。
在很多問題上,賈琮都得找女諸葛林姐姐討論一下,聽聽她的意見,因為他老是忽視方案對先行教育、官員選拔制度的影響。
相比他自己,深諳其道的黛玉就更為熟悉國朝官場的執行方式了。
她湊過身子看了看,指出其中一段話說:“這裡得改改,公學才徹底鋪開沒多久,就算要加大數、工、醫等各科學術的推廣教育,你也得有充裕的時間來培養教授先生。還有,儒道的中心地位不能變,至少百十年內不可能。”
黛玉歪頭想了想,找出了一個最為恰當的比喻。
只聽她道:“就像是你之前給我講的傳奇故事,修道之人他要有本經心法,以本經心法為主導,修以劍訣等殺伐之術,心法身法劍法同步,才能修成通天徹地之大道。儒學本身是沒有錯的,教人仁善之道,教人忠孝仁義……數、工、醫、兵等等學說,當為身外法。儒門學說,當是最適合我朝的本經心法……”
一番解釋,令賈琮茅塞大開。
他就說經過好幾日的撰寫,總覺得缺了點什麼,原來是他忽略了對人性的教育。
拋開別的不談,最好的人性教育自然是儒學教育。
只要去偽存真,將孔孟二聖以及先賢最初的思想總結歸納,國朝就有了第一部完美的思想品德教材。
他一拍腦瓜子,咧嘴說道:“還得是林姐姐,我差點就忘了最重要的一點……”
說罷,他又趴在桌上塗塗改改,最後謄抄好之後放在一旁,繼續下一策的草案。
就這樣,元佑十五年的新年就這麼平淡而又溫馨的度過了。
二月十二花朝節,金陵百花剛剛綻放出他們的美麗時,幾艘官船悄無聲息的離開了金陵碼頭。
……
京城往通州的鐵路建好之後,連線運河與海路,通州成了國朝最大的運輸中心。
賈璉帶著一幫兄弟站在通州碼頭,遙遙看向由遠及近的好幾艘官船。
“是金龍旗,肯定是琮哥兒跟林妹妹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