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頁(第1/2 頁)
這一日早朝即散,劉珞竟特意點了昇平大將軍蕭誠並兵部尚書沈恩顧,閒話似的笑問:&ldo;兩位愛卿素來深得朕心,卻不曾想到,竟也都是會養孩子的。朕素日裡最喜歡讓卿家的孩子們和皇子們親近,給幾個皇兒選的伴讀也都是玉樹仙資,怎麼近日忽然聽聞,兩位愛卿家中的孩子,竟然更加蘭心蕙質,聰穎可愛?&rdo;
沈恩顧心中一凜,躬身和蕭誠一起連說不敢。
可聖上看起來,顯然不是為了找二人隨隨便便談天,繼續道:&ldo;蕭愛卿家的孩子,朕原也知道原委來歷,可嘆……&rdo;
這一嘆倒也未嘆許久,劉珞眼神一轉,卻狐疑看向沈恩顧:&ldo;只沈愛卿怕是過謙,把孩子藏得甚好,歷年宮宴,竟從未帶到朕眼前來。&rdo;
沈恩顧如芒在背,戰戰兢兢跪倒:&ldo;回皇上的話,小兒實在頑劣非常,十分不成器,怎敢擾了聖聽。&rdo;
&ldo;誰家孩子小時候不淘氣,&rdo;劉珞言笑微微,篤定了要扮演個親臣的聖君,&ldo;三日後秋獵,兩位卿家都要帶上孩子,好好表現一番才是。&rdo;
蕭誠坦然謝了恩,三朝老臣,不會因為這些小恩典而欣喜過望,卻也為三子高興,難得的機會,雖說央兒已經十二歲,卻也不見得完全沒有成為太子伴讀的機會。蕭家歷代忠烈,只佔嫡長一系,他有心讓三子繼承衣缽,自然會在合適的機會,為孩子掙個前程。
沈恩顧卻似被丟在湖中央打了滾撈上來似的,渾身上下瞬間冷汗淋漓,甚至應景兒打了幾個擺子。他心中驚濤駭浪般惶恐:這,這該如何是好。素日裡也沒怎麼當回事,可是今日是在早朝的大殿上,一個不好便是欺君罔上的罪名,只是當著許多人的面,將靈犀的身份抖落出來,孩子以後還要不要做人?
劉珞眼見得沈恩顧神色不對,心下卻也狐疑,莫不是這老沈只得了這一個兒子,把孩子當真慣得太過了,所以實在上不了檯面,可是,那&ldo;月華雙璧&rdo;的名聲又從何而來?
想來帝都的子民不能都是瞎子。看來還是沈恩顧心疼兒子,怕自家孩子隨王伴駕的十分辛苦。
如此一番心思,劉珞的面色便有些不好。
偏沈恩顧萬分無奈,正拿眼睛悄然溜了一眼上面,想要看看聖上的神色。這一眼溜罷,他的脊樑忽就一軟,素日裡的剛正不阿,似乎一下子被抽去了似的,分明支撐不住他的身子骨。
還是蕭誠眼明,拉著沈恩顧再謝聖恩,起身時便扯了他一同起來,退後一步站著了。
等退了朝,沈恩顧躊躇,在瓊華殿等候求見。站了近半個時辰,裡面才傳了。沈恩顧覲見,劉旭已是換了常服,半倚在榻上,左手扶了額,右手捧著一卷文書,卻怔怔然看著旁邊的金猊獸口吐出的裊裊然的香。
等沈恩顧見了禮,劉珞方皺了眉問:&ldo;愛卿是為狩獵孩子伴駕的事兒來的?&rdo;他心裡頭不禁腹誹,素日裡都知道這老沈是個耿直脾氣,卻未曾想,在兒女瑣事上實在……怪道月華城裡,沈恩顧懼內的名聲經久不息。
劉珞的話音剛落,沈恩顧便雙膝跪地,口中呼了聖上,道:&ldo;微臣該死。&rdo;
的的確確有些該死,但是不能嫌棄地如此直白,有違明君的氣度。劉珞微微帶著些不愉,卻仍和氣地開口:&ldo;沈卿家實在不必如此,若實在舍在怕委屈著孩子倒也罷了,只是咱們夕月,從來虎父無犬子,愛卿也要好好掂量,莫把好好的孩子,給養廢了,豈不是可惜。&rdo;他此番,是心中幾許思量過,勉強把話說得十分委婉,只當親親切切與臣子話一回家常。
可此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