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課題研究(第3/3 頁)
有其人,他的名字叫做馬克·科利爾,這個人可是著名的中國通,特別是在東方古代雕刻方面的研究有非常高的造詣。他也是教授一直以來的好朋友,年輕的時候他們兩個曾經結伴遊歷過東南亞的眾多文明古蹟。”
哈羅德看著已經抑制不住興奮的齊立昂接著說道:“具體的課題研究內容,你要去找庫克瞭解一下。本來,教授的學術工作,我是無權參與和干涉的。在這個特殊時期,我也僅僅是轉達史密斯教授對你的學習要求,希望你和其他人一起完成這次研究活動。庫克是你們這個課題組的組長,他那裡有你需要的所有資料。”
聽完哈羅德的話,齊立昂非常高興,站起身就向門外衝了出去。那副高興的樣子,就像是突然被允許吃糖果的孩子般歡天喜地。
看著齊立昂迅速消失的身影,哈羅德臉上卻露出了一絲苦笑,嘴裡喃喃地說道:“唉!老是這樣搪塞下去也不是個辦法啊!教授啊!你快快好起來吧!”
在研究所二樓那略顯擁擠卻充滿學術氛圍的辦公室裡,齊立昂找到了正在辦公桌前忙碌的庫克。庫克停下了手裡的工作,“嗨!齊,我已經接到通知了,歡迎你加入到我們的課題組。”
齊立昂迫不及待地回應道:“謝謝你!庫克,能加入這個團隊真的很高興。不過,我想了解一下,咱們的課題組正在進行哪方面的研究?我該做些什麼呢?”
庫克坐回電腦前,輕輕敲打著鍵盤“目前這裡的資料還比較亂,我正在進行系統的整理。至於課題的具體命名,這可能需要等到這個課題研究進入到結論階段的時候才能最終確定。在科研領域,命名往往反映了研究的深度與廣度,所以我們對此非常謹慎。”
庫克繼續說道:“目前的這些整理工作,你還不需要著急入手。科研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我先給你介紹下課題前期的情況,包括選題的背景、研究目的以及我們已經取得的一些初步成果,讓你全面瞭解一下選題的前因後果。至於具體的研究工作,等我們明天到了博物館的現場,會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統一的分配。到時候,你會有更直觀的感受,也能更好地融入我們的研究團隊。”
庫克開始對課題的背景娓娓道來:就在一個月前,愛丁頓博物館意外地收到了一位神秘人士的捐贈,這是一大批東方近古時期的石刻造像以及一些石質的建築雕刻構件,它們被裝在了五輛卡車上送了過來。這批石刻造像大部分都殘缺不全,並且表面腐蝕嚴重,透露出一種經歷了歲月磨礪與社會變遷洗禮的歷史滄桑感。但是,這批造像卻擁有極大的藝術研究價值,它們或是氣勢宏大,或是纖細精巧,殘存的細節也雕刻得異常精美。其造型從洞窟的大型造像到成組設定的背光佛像,從精密的建築構件到守陵的翁仲瑞獸,其中更是不乏那些造型乖張的金剛力士、羅漢佛陀,各種石刻造像林林總總、蔚為壯觀。
這位捐贈人一直不肯留下姓名,我們姑且叫他x先生吧。這批東方藝術品究竟是如何流入到歐洲的,捐贈人x先生對此卻是諱莫如深。本來按照博物館的規定,無法確認出處和傳承資訊的物品,博物館是堅決不能接收和收購的,但是這批技藝如此精湛、數目如此眾多的慷慨捐贈,著實讓館長科利爾心動不已。另外,x先生也表達了急於出手的迫切之情。
x先生說,早前這批石雕石刻一直存放在自家莊園的倉庫裡,只因為他最近有筆投資急需大量資金,於是就將這座祖上留下的莊園出售了。而買下整座莊園的金主,對佔據龐大倉庫的這堆石頭卻非常反感。不瞭解東方文化的他覺得這些石雕石刻透露著神秘和怪異,住在這些冰冷的石頭旁邊給他一種極其恐懼的不安定感。於是,在購買合同上就附加了一項條款,只有讓這批石雕石像徹底從莊園裡消失,他才會交付剩下的餘款。
:()天禧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