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漸入佳境(第3/6 頁)
林宇會認真地閱讀每一封信,並挑選一些有代表性的回信。他在回信中寫道:“親愛的讀者,感謝你對我作品的熱愛。你對角色的理解讓我深受啟發,正是因為有你們這樣用心的讀者,我才有了繼續創作的動力。”他的回信讓讀者們感到無比溫暖,也進一步拉近了他與讀者之間的距離。
同時,一些媒體也開始關注到了林宇這位突然崛起的作家。電視臺邀請他參加文化訪談節目,廣播電臺請他分享創作心得,各大報紙和文學雜誌也紛紛對他進行報道。在一次電視訪談節目中,主持人微笑著問他:“林宇先生,您的小說如此成功,您能和我們分享一下創作的秘訣嗎?”林宇看了一眼臺下熱情的觀眾,沉思片刻後回答:“其實,我在創作過程中藉助了 AI 寫作工具,它為我提供了很多新穎的思路和情節,我再用自己的情感和文字功底將這些內容潤色昇華,這是一種全新的創作模式,我很慶幸能夠發現它。”
他的回答在文學界和讀者群體中引起了軒然大波。一部分人對他的坦誠表示讚賞,認為他勇於創新,為文學創作開闢了新的道路。但也有一些傳統的作家和文學評論家提出了強烈的質疑。一位資深作家在文學論壇上發表文章稱:“文學創作是人類靈魂的傾訴,是基於生活感悟和情感體驗的藝術表達。AI 只是冰冷的機器,它能提供的只是機械的組合,這樣藉助 AI 創作出來的作品缺乏真正的靈魂,不應該被視為正統的文學。”
這篇文章引發了激烈的爭論。一些讀者開始動搖,他們在林宇的小說評論區留言:“作者使用 AI 創作,這是不是對我們讀者的欺騙?我們一直以為是作者純粹的靈感結晶,沒想到背後有 AI 的影子。”林宇看到這些評論,心中十分委屈和無奈。他試圖在論壇上再次解釋:“我從未想過欺騙讀者,AI 只是輔助我創作的工具,就像畫家使用畫筆,攝影師使用相機一樣。我在作品中傾注的情感和對文學的熱愛都是真實的。”
然而,輿論的壓力並沒有因為他的解釋而減輕。一些極端的反對者甚至發起了抵制林宇小說的活動,呼籲讀者們不要再閱讀他的作品。林宇陷入了深深的困境,他的創作受到了極大的影響。原本流暢的創作思路變得阻塞,他坐在電腦前,對著 AI 生成的內容發呆,不知道該如何繼續下去。
在這個艱難的時刻,林宇的好友陳峰來到了他的身邊。陳峰看著滿臉疲憊的林宇,心疼地說:“林宇,不要被這些聲音打倒。你要相信自己的創作,那些真正理解你作品的讀者還是會支援你的。”林宇抬起頭,看著陳峰,眼中充滿了迷茫:“我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辦了,我只是想好好寫小說,為什麼會變成這樣?”
陳峰拍了拍他的肩膀,鼓勵道:“你可以用行動來證明。你可以寫一篇關於你創作過程的詳細文章,從最初的構思到 AI 的運用,再到最後的潤色,讓讀者們更加了解你的創作方式。同時,你也可以在新的章節中更加突出你對角色情感的細膩描寫,展現出作品的人性溫度。”
林宇聽了陳峰的話,心中彷彿重新燃起了一絲希望。他開始著手寫那篇關於創作過程的文章。在文章中,他寫道:“當我構思艾利克斯在黑暗森林中的冒險時,我首先想到的是他內心的恐懼與勇氣的掙扎。我將這種情感輸入到 AI 中,AI 給了我一些情節建議,比如艾利克斯在森林中遇到神秘的幽靈,幽靈的出現讓他回憶起童年的陰影,從而更加害怕。但我在描寫這個場景時,著重刻畫了艾利克斯如何克服內心的恐懼,他想起了自己的使命和對朋友的承諾,這才是我想要表達的核心。AI 只是幫助我構建了一個框架,而我用自己的情感和價值觀填充了它。”
他將這篇文章釋出在自己的社交媒體賬號和小說網站上,同時,他在新的章節創作中,更加註重角色情感的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