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班門弄斧(第2/4 頁)
的我們想都不敢想,更不敢說,真是大開眼界了。”“揭姐姐…”“么妹怎麼知道我的名字?”“聽大家說的嘛,我剛進入崇家就聽見有人叫揭姐姐的名字…”“你聽見家人叫我的名字?”“是啊,家人叫你名字有什麼奇怪?揭姐姐害怕別人知道自己的名字?”“也不是害怕,么妹你接著說吧。”“我暫時沒話說了。”“我們也沒話說了。”“好吧,大家沒話說了就這麼決定了,快各就各位吧,快各自忙去,不過,大家以後要聽么妹的吩咐,或者聽她的安排,當然也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見,大家一起參考和討論,今晚三更我要在醫館給大家講解髂骨‘脫臼’的診治,這是一種最常見的腰腿疼痛疾病,而且又往往久治不愈的髂骨脫臼證候,大家一定要聽聽,這是很難得的機會。”
三更時分,支灷準時到達醫館。大家也早在醫館等候了。支灷也不多加囉嗦,立即開講。他道:“好了,大家辛苦一天了,但我如果不繼續講解醫學知識就無法滿足當前的需要,大家遇到難題又滿腦子模糊,因此,我必須要給大家講解了。前面說了五個脫臼,現在說第六個脫臼,也就是髂骨脫臼,髂骨就是我們的整個坐骨,髂骨很少發生脫臼,但錯位就很常見,髂骨錯位會導致骨盆穩定性受損,從而影響下肢的正常功能。骨盆是連線軀幹和下肢的結構,如果髂骨錯位或者不穩定,會給下肢帶來異常負荷,導致下肢感覺異常,有麻脹感。髂骨錯位還可導致腰骶部疼痛。腰骶部是骨盆與脊柱之間的連線部位,當髂骨錯位時會引起腰骶關節異常壓力,導致腰骶部疼痛。周圍組織受到牽拉和擠壓時會導致區域性腫脹。這是因為髂骨錯位引起的骨盆和周圍軟組織的損傷和腫脹反應有關,從而影響骨盆和下肢的正常運動範圍,導致活動受限,還可能影響步態、平衡和行走,給日常活動帶來不便。髂骨錯位還可引起骨骼的變形。髂骨在支撐骨盆結構和平衡身體重量方面發揮重要作用,當髂骨錯位時,長時間異常負荷和骨骼不平衡時可導致骨骼變形,臨床表現為骨盆的不對稱或者扭曲,影響身體的外觀和功能。處理方法,讓患者腑臥,觀察全腰到鳩尾部情況,如果髂骨錯位,骶骨可看見凹凸不正常現象,然後觸診,壓到有疼痛的髂關節即可診斷為髂骨錯位。復位,術者用大拇指輕輕壓迫凸起部位,如果產生劇痛就停止拇壓,術者站在患部對則,雙手抱住患者膝部以下,然後用力,一邊往內扳一邊用力往上翻即可復位。復位之後靜臥半小時,以後走路需要注意半個月以上,不需要使用草藥治療。但年老體虛者、又疼痛不止者要給予補氣壯骨草藥治療,比如補中益氣丸加虎潛丸。但必須注意,凡發病在十天內禁吃補中益氣丸和虎潛丸,疼痛者改服固骨丹,當歸、川斷、骨碎補、茯苓、赤芍、黨參、生地、陳皮、威靈仙、土必蟲、甘草,疼痛加乳香和沒藥各三錢。第七,髖關節脫臼,髖關節脫臼多見於小孩子,成人髖關節脫臼比較少見,由於小孩子髖關節還沒有生長完整,所以,小孩子的髖關節很容易脫臼。髖關節復位最好有兩個術者,一個術者按住髖關節部位,另一術者抱起患者患肢,輕輕提起,如有落空樣感覺即是復位了,然後用繃帶固定,由於小孩子害怕疼痛,髖關節脫臼都不配合復位,對復位增加難度,復位手法跟成人一樣。但復位之後要進行固定,並且要認真做固定工作,防止小孩子哭鬧、掙扎、摔倒等情況造成二次脫臼。第八,橈骨脫臼,本病也多見於小孩子,患肢無法舉手,或者抬高不到肩膀,復位手法,術者左手抓住患肢腕部,右手大拇指壓住曲池外則,術者左手輕輕往內翻,右手輕輕往內壓即可復位,然後固定五天。第九,腕骨脫臼或骨折,本症不管骨折多久、脫臼多久,在復位前未經處理都比較疼痛的,甚則時間久了患部腫脹硬堅,此時未軟化是無法復位的,就算粗暴復位患者也無法忍受疼痛,所以,復位前要進行肌肉軟化處理,軟化處理是用香油或其他潤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